[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軌道的測溫裝置以及使用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89068.0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80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松枟;康世豪;鄒昀廷;劉俐廷;秦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1K9/08 | 分類號: | B61K9/08;B61K13/00;G01K1/024;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軌道 測溫 裝置 以及 使用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于軌道的測溫裝置以及使用控制方法,其包括呈“Z”字形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電源;殼體內設置有用于測量軌道和連接螺栓的溫度檢測裝置;溫度檢測裝置包括兩個無線溫度傳感器和兩個直線電機;無線溫度傳感器和直線電機均與電源電性連接;兩個直線電機均設置在殼體內,其中一種直線電機的伸出端運動方向為水平方向,另一個直線電機伸出端的運動方向為豎直方向;兩個直線電機的伸出端上均固定有一個無線溫度傳感器;殼體內還設置有與電源電性連接的處理器,兩個無線溫度傳感器和兩個直線電機均與處理器電性連接;殼體頂部設置有用于接收指令和發送數據的通信裝置,通信裝置與處理器電性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溫度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于軌道的測溫裝置以及使用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軌道交通領域中,軌道是不可或缺的,在現有技術中,軌道通常是由多根長段的鋼軌鋪設而成,鋼軌是通過彈條與軌枕螺紋連接固定在軌枕上的。列車行駛在軌道上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從而導致軌道和連接螺栓的溫度升高,有可能出現軌道或者連接螺栓變形的現象,極大地威脅了列車行駛安全。因此,需要對軌道和連接螺栓的進行實時監測;
現有技術中,對軌道和連接螺栓的溫度的測定技術手段是,人工手持紅外線測溫槍對軌道和連接螺栓進行逐一測量和記錄,并根據測得溫度判斷軌道和連接螺栓的使用安全性;但是現有人工測量方式,只能等列車駛離當前軌道段后,再對此段的鋼軌和連接螺栓進行溫度測量,無法在列車行駛時對軌道和連接螺栓進行實時測溫,操作繁瑣,測量時間長,工作效率低,監測精度低,誤差大等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于軌道的測溫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人工測量軌道和地鐵螺栓溫度不具有實時性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應用于軌道的測溫裝置,其包括呈“Z”字形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電源;殼體內設置有用于測量軌道和連接螺栓的溫度檢測裝置;溫度檢測裝置包括兩個無線溫度傳感器和兩個直線電機;無線溫度傳感器和直線電機均與電源電性連接;兩個直線電機均設置在殼體內,其中一種直線電機的伸出端運動方向為水平方向,另一個直線電機伸出端的運動方向為豎直方向;兩個直線電機的伸出端上均固定有一個無線溫度傳感器;殼體內還設置有與電源電性連接的處理器,兩個無線溫度傳感器和兩個直線電機均與處理器電性連接;殼體頂部設置有用于接收指令和發送數據的通信裝置,通信裝置與處理器電性連接。
通過將測溫裝置安裝固定在被測段的鋼軌兩側,處理器控制直線電機帶動兩個無線溫度傳感器分別與鋼軌腰部和軌腳處的連接螺栓緊密接觸,可以測得被測段鋼軌的溫度和連接螺栓的溫度,通信裝置將無線溫度傳感器的溫度信號發送至車輛段終端監控室,方便檢修人員查看;終端監控室也可以通過通信裝置向處理器發出控制指令,從而遠程控制直線電機工作。
進一步地,通信裝置為無線網絡通訊模塊。
進一步地,測溫裝置還包括報警系統,報警系統包括閾值儲存器和聲光報警器;閾值儲存器設置于殼體內部并與處理器電性連接,聲光報警器設置于殼體頂部。在無線溫度傳感器采集到的溫度信號數值大于閾值儲存器內預設的溫度數值時,報警系統工作,提醒巡查人員及時檢查維修。
進一步地,測溫裝置還包括冷卻裝置,冷卻裝置包括水箱和兩個噴頭,水箱設置于殼體內部,水箱底部設置有與處理器電性連接的潛水泵;兩個噴頭均固定設置于殼體外壁上,兩個噴頭分別朝向鋼軌腰部和鋼軌腳部方向,兩個噴頭通過水管與潛水泵連通。當處理器檢測到無線溫度傳感器采集溫度信息的數值大于閾值儲存器內預設值時,處理器控制潛水泵工作,將水箱內的冷卻水通過噴頭噴灑在鋼軌腰部和連接螺栓上,及時冷卻降溫,保證列車正常安全行駛,避免鋼軌和連接螺栓因高溫而變形,對列車安全行駛造成威脅。
進一步地,為了避免水箱內的水形成水蒸氣后,對殼體內的電器元件造成短路,水箱上設置有密封蓋,密封蓋上設置有供水管穿過的通孔,水管的管壁與通孔內壁密封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90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