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適應防結露的半導體輻射空調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88657.7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037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左正興;曠年玲;趙正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1/65;F24F11/84;F24F13/22;F24F13/30;F24F110/10;F24F11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陽理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張利萍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適應 防結露 半導體 輻射 空調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適應防結露的半導體輻射空調,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自適應防結露功能的太陽能驅動的半導體輻射空調,屬于空調設備領域。本發明的空調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實現數據采集;可根據冷面輻射板溫度、室溫及室內空氣濕度的變化,自動控制氣泵的開關及氣路中的電磁閥,實現對氣流溫度的控制;通過設置在冷面輻射板內部的氣流通道將所需氣流排出,以提高冷面輻射板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預防結露現象的產生。本發明利用控制單元根據室內溫度濕度及冷面輻射板溫度反饋的信息,可實時控制氣泵的工作狀態及排出氣體的溫度,在保證足夠制冷量的前提下,能夠迅速準確的解決半導體輻射空調冷凝結露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適應防結露的半導體輻射空調,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自適應防結露功能的太陽能驅動的半導體輻射空調,屬于空調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空調以空氣為換熱介質,通過向室內輸送經過濕熱處理后的空氣實現對室內溫度的控制,但空氣比熱小,實際使用中有吹風感,冷熱不均勻,室內溫度梯度大及風機噪音等問題,使得傳統空調能耗高、舒適性差。以輻射為主要換熱方式的輻射空調可以解決以上問題,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空調末端的結露問題是限制輻射空調應用的最主要因素。
國內外為解決輻射空調的結露問題,提出了多種方案,如提高冷卻介質溫度、設置冷凝水槽、加裝送風除濕裝置等,綜合前人的研究發現,單純的從輻射空調系統和新風系統角度解決輻射供冷結露問題效果不明顯,節能效益不高,并沒有從本質上解決輻射供冷末端的結露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適應防結露的半導體輻射空調,該空調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實現數據采集;可根據冷面輻射板溫度、室溫及室內空氣濕度的變化,自動控制氣泵的開關及氣路中的電磁閥,實現對氣流溫度的控制;通過設置在冷面輻射板內部的氣流通道將所需氣流排出,以提高冷面輻射板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預防結露現象的產生。本發明具有調節準確且不影響制冷效果的特點。太陽能電池板用于為蓄電池充電以提供氣泵及制冷片工作時所需能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自適應防結露的半導體輻射空調,包括空調組件,自適應防結露組件和太陽能組件;
該空調組件包括冷面輻射板,熱電模塊,隔熱填充材料,散熱片,所述熱電模塊嵌在冷面輻射板和散熱片之間,隔熱填充材料填充于各個熱電模塊之間。此外,所述空調組件與蓄電池相連。
該自適應防結露組件包括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控制單元,氣泵,電磁閥,單向閥,換熱器,氣流通道。其中溫度傳感器有兩個,分別用于測量冷面輻射面的溫度及室內溫度;濕度傳感器用于測量室內濕度;傳感器測試的信息匯總到控制單元,由控制單元控制氣泵的開關及進入氣流通道的氣體溫度。其中,氣流通道位于冷面輻射板的內部。進入氣流通道的氣體溫度分為冷熱兩種,壓縮冷空氣由氣泵排出后,直接通過單向閥進入氣流通道;壓縮熱空氣則需要由氣泵排出后,經過位于墻體與散熱片之間的換熱器加熱后,通過單向閥進入氣流通道。此外,所述自適應防結露組件與蓄電池相連。
該太陽能組件包括太陽能電池板,控制器,蓄電池。其中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該蓄電池為熱電模塊和氣泵提供電能。
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一種自適應防結露的半導體輻射空調,利用控制單元根據室內溫度濕度及冷面輻射板溫度反饋的信息,可實時控制氣泵的工作狀態及排出氣體的溫度,在保證足夠制冷量的前提下,能夠迅速準確的解決半導體輻射空調冷凝結露的問題以保證半導體輻射空調處于穩定的工作狀態,可提高房間的冷熱舒適性。
2、本發明的一種自適應防結露的半導體輻射空調,利用換熱器加熱進入氣流通道的氣體,提高了冷輻射表面空氣對流效果的同時,提高了散熱片的散熱性能。
3、本發明的一種自適應防結露的半導體輻射空調,具有易于安裝,體積小,反應靈敏的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86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CT球管中的軸承單元
- 下一篇:采用瞬時脹裂器掘進巷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