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步法制備大麻素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88509.5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08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三;江聰;金文華;楊壯壯;程昕祎;劉睿杰;黃健花;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P7/6472 | 分類號: | C12P7/6472;C12P7/6436;C12P13/02;C07C231/02;C07C233/2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 地址: | 21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步法 制備 大麻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兩步法制備大麻素的方法,屬于油脂深加工領域。本發明第一步采用酶法醇解富集油脂中的ARA,得到富含ARA的油脂,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A和NovozymET2.0脂肪酶在醇解體系中具有較強的活性,對PUFAs也具有較強的“歧視性”,利用此特性實現在醇體系中富集ARA;第二步直接將富含ARA的油脂作為原料,分別催化合成制備2?AG和AEA,與一步法相比,2?AG和AEA的含量高,達80%以上。本發明方法制備得到的大麻素的使用效果和商業價值更高,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兩步法制備大麻素的方法,屬于油脂深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內源性大麻素系統(ECS)在調節許多基本生物學功能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睡眠與清醒的周期、食欲、情緒、記憶、生育力、孕后幼胎發育等。在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中,ECS由兩個主要的大麻素受體組成,此外還有許多修飾主要受體作用的次要受體。大麻素受體依賴于人體產生的化學信號,稱為內源性大麻素。兩種最重要的內源性大麻素是花生四烯酸乙醇酰胺(anandamide,AEA)和2-花生四烯酸單甘酯(2-arachidonoylglycerol,2-AG)。這些內源性大麻素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神經)細胞的突觸中產生,并響應各種生物信號而釋放。
花生四烯乙醇胺和2-花生四烯酸單甘酯作為兩種重要的內源性脂質信號調節分子,在動物組織中的含量較低、結構不穩定,并且難于實現大量提取獲得。化學法雖然易于操作和控制,但多使用有毒的催化劑且催化劑選擇性低,反應溫度高,產品后處理復雜,食品級優勢并不明顯。采用酶法制備AEA和2-AG,可克服傳統化學法催化劑選擇性低、反應溫度高、產品后處理復雜等缺陷。
反應底物花生四烯酸(ARA)或其衍生物的純度是影響產品AEA和2-AG品質的關鍵,目前酶法合成內源性大麻素多為一步法,存在的問題是如果使用ARA含量低的原料,雖然成本低,但是合成目標物的得率低,產物中內源性大麻素的含量低,后期純化困難,難以得到高純度的2-AG和AEA,影響產品的使用效果和商業價值;如果使用市售高純度的ARA或其衍生物標品,其原料價格比較昂貴,成本高。
因此,本領域亟需一種目標產物純度高且成本低的大麻素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和/或現有酶法制備大麻素的方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兩步法制備大麻素的方法,包括:
(1)取含有花生四烯酸(ARA)的油脂、脂肪酶和醇于反應器中,反應一段時間,脫除脂肪酸酯和/或游離脂肪酸,得到富含花生四烯酸的甘油酯;其中,所述脂肪酶包括來源于南極假絲酵母(Candida antarctica)的Candida antarcticalipase A和曲霉(Aspergilussp.)的NovozymET2.0一種或多種;
(2)取步驟(1)制備得到的富含花生四烯酸的甘油酯,
①與乙醇按質量比1:1~10混合,加入脂肪酶,在一定溫度下進行醇解反應,得到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單甘酯;其中,所述脂肪酶包括來源于南極假絲酵母Candidaantarctica的Novozym 435和Lipozyme 435
②與乙醇胺按摩爾比按一定摩爾比在溶劑體系或無溶劑體系下混合充分后,加入催化劑,在一定的溫度下反應后,得到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酰胺。
作為本發明所述兩步法制備大麻素的方法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含有花生四烯酸(ARA)的油脂,包括含有花生四烯酸(ARA)的藻油、植物油、魚油和微生物油脂中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85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