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攪拌站廢漿水用均化劑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88336.7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300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邢菊香;鄭濤;王軍;趙日煦;高飛;熊龍;李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4/28 | 分類號: | C04B24/28;C02F5/10;C02F5/12;C02F5/1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欣榮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攪拌 站廢漿水用均化劑 | ||
本發明屬于混凝土功能助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攪拌站廢漿水用均化劑,它以分散組分、和易性調節組分、抑泥組分、酸堿度調節組分和水為主要原料制備而成。本發明所述廢漿水用均化劑常溫為液態,勻質性好,滿足混凝土用外加劑相關標準,可有效改善所得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壓強度和抗滲等級,降低其泌水率,實現攪拌站廢水循環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攪拌站廢漿水用均化劑。
背景技術
混凝土拌合水是水泥水化反應的重要組分之一,每年制備水泥混凝土將耗費數億噸水。據統計,按每年生產混凝土約100萬m3計算,僅清洗運輸、攪拌及泵送設備所形成的廢漿水,每天高達100m3以上。這些廢漿很難處理,通常包括以下方式:1)直接外排,嚴重違反環保法規,污染環境;2)收集后外運到指定地點,必需先行脫水干燥,更大的問題是要占用大面積的場地和消耗大筆資金,還導致整個生產現場的環境衛生、安全狀況惡化,嚴重困擾著企業的運作。廢漿水的處理成為預拌廠的一大難題,對我們生存的環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預拌廠廢漿水主要成分是未水化的礦渣、粉煤灰微粉和水泥水化產物,其中水泥水化產物中有大量Ca(OH)2存在,使廢漿水的pH值一般在13以上,具有強堿性。目前大部分預拌廠沒有關于廢漿水的管理體系,也缺乏配套的處理、處置設備,直接導致大量的廢漿水排入生活用水管道,造成清潔的水源由中性向堿性過渡,增大處理難度,并且廢漿水中的未水化的顆粒還會在堿性環境下水化硬化,堵塞下水道,后期必須不斷地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清理下水道。因此,預拌廠生產混凝土過程中產生的廢漿水不可能通過長距離輸送至污水廠集中式處理,同時廢漿水固含較高,易沉積,也不能長時間貯存,最理想的辦法就是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實行隨排隨用的原則,在保證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采取技術措施將預拌廠廢漿水進行充分的循環利用。實現廢漿水在混凝土生產中規范化應用,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攪拌站廢漿水用均化劑,可顯著降低廢漿水粘度和析水率,提高廢漿水拌制混凝土的經時性能控制,進而提高所得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抗滲等級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攪拌站廢漿水用均化劑,各組分及其所占質量百分比包括:分散組分0.1~10%,和易性調節組分0.1~1%,抑泥組分1~5%,酸堿度調節組分0.1~5%,水80~98.7%。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散組分為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鹽基三元共聚物或其與聚環氧琥珀酸鹽的混合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鹽基三元共聚物與聚環氧琥珀酸鹽的質量比為1.2~1.8:1。
上述方案中,所述聚環氧琥珀酸鹽的分子量為2000以下,優選為500~1500。
上述方案中,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鹽基三元共聚物的結構式見式I;
式中,R1為H或COOH,R2、R3為H或CH3,R4為OCH3OH、OCH2CH3OH、OCH2CH2CH3OH或OCH2CH2CH2CH3OH及其異構式中的一種。
優選的,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鹽基三元共聚物為富馬酸-丙烯酸羥丁酯-磺酸鹽共聚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鹽基三元共聚物的分子量為5000以下,優選為2500-4500。
上述方案中,所述抑泥組分為羥基乙叉二膦酸二鈉、羥基乙叉二磷酸鈉鹽、己二胺四甲叉膦酸鉀鹽、氨基三甲叉膦酸鉀及其同系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833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