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料的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8087.1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01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鐘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鐘金 |
| 主分類號: | D03D15/217 | 分類號: | D03D15/217;D06B3/10;D06B15/00;D06P1/44;D06P3/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料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面料的制備工藝,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以下步驟:S1.制備胚布:將優質棉花經過清棉與梳棉、精梳與并條、粗紗與細紗、絡筒與整經、漿紗與穿經,最后再經過織造成胚布待用;S2.處理胚布:將胚布放入清洗裝置內,使用堿性清洗劑進行初步清洗,再使用皂洗劑進行浸泡,浸泡后使用清水反復漂洗至無泡沫,最后將處理后的胚布取出使用烘干機干燥;S3.浸染:將干燥后的胚布放入浸染缸中,注入染料與調制液形成浸染液對胚布進行浸染,使浸染液沒過胚布,充分浸染后得到浸染面料;達到面料舒適性高,驅蚊防蟲性能優越,應用性廣泛、推廣前景好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面料的制備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面料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正確分析識別面料性能并準確合理地運用于服裝設計是每一個設計師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否則面料識別錯誤可能會導致整款服裝的設計,制作,穿著或者洗滌等環節出現問題。服裝面料的識別包括服裝面料的原料識別,外觀特征識別以及外觀質量識別等。觀察識別面料不僅要用視覺,而且要用聽覺,觸覺甚至嗅覺。如運用眼睛的視覺效應觀看織物的光澤明暗,染色情況,表面粗細以及組織,紋路和纖維的外觀特征,比如純棉布光澤普通,外觀不夠細潔,粗糙甚至有棉結雜質,羊毛與滌綸混紡的呢絨光澤較亮,有閃色感,身骨略為搬硬而失之柔軟,并隨滌綸含量的增加而明顯突出。缺乏柔和的柔潤感,織物挺括。平整,光滑;運用手的觸覺效應能夠感覺到織物和纖維的軟硬,光滑,粗細,彈性,冷暖等,用手還可以測出纖維中紗線的強度和伸長度。
可參考公開號為CN111364149A的專利,其公開了一種三合一面料的加工工藝,包括復合在一起的絨毛布表層、中間布層和麂皮絨底層,三者依次復合后進行水洗,并在水內加柔軟劑,隨后進行烘干,其中,絨毛布表層的加工順序為,S1,和毛,在原料毛內加入和毛油;S1.1,梳毛,利用梳毛機將原料毛編織成線;S1.2,加捻,根據需要將多根線捻成一根;S1.3,編織,利用圓織機將捻后的線編織成布;S1.4,剪毛,對成布上的絨毛進行修剪;S1.5,定型,利用定型機對剪毛后的布料進行定型;其中,中間布層,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纖維布;其中,麂皮絨底層的加工順序為,S2,燙光,利用燙光機對麂皮絨進行燙光。
上述專利具有結構合理,面料保暖抗拉的優點,但是其也存在缺陷,如:上述工藝制備的面料沒有經過藥液浸泡,無法達到驅蟲防蚊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面料的制備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面料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胚布:將優質棉花經過清棉與梳棉、精梳與并條、粗紗與細紗、絡筒與整經、漿紗與穿經,最后再經過織造成胚布待用;
S2.處理胚布:將胚布放入清洗裝置內,使用堿性清洗劑進行初步清洗,再使用皂洗劑進行浸泡,浸泡后使用清水反復漂洗至無泡沫,最后將處理后的胚布取出使用烘干機干燥;
S3.浸染:將干燥后的胚布放入浸染缸中,注入染料與調制液形成浸染液對胚布進行浸染,使浸染液沒過胚布,充分浸染后得到浸染面料;
S4.漂洗:將浸染面料使用清水反復清洗,清洗完成后放入烘干機內烘干,干燥完成即得面料。
優選的,堿性清洗劑由濃度為10%的NAOH溶液、開纖劑與除油劑充分混合制得。
優選的,NAOH溶液、開纖劑與除油劑的質量比例為2:1:1。
優選的,調制液的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一:選用優質的羅勒、杜鵑花、七里香、驅蚊草和薄荷葉,然后使用清水進行反復清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鐘金,未經鐘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80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掃描票據分類方法、系統及可讀存儲介質
- 下一篇:零甲醛高強棉花秸稈人造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