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環境敏感區的隧道出渣制拌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7721.X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1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袁松;黎良仆;周科;鄭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9/02 | 分類號: | B28C9/02;B28C5/00;B28C7/00;B28C7/04;B28C7/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環境 敏感 隧道 出渣制拌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環境敏感區的隧道出渣制拌系統和方法,涉及綠色道路交通領域,解決了棄渣處理和的隧道內出渣對環境敏感區的污染問題。本發明包括設置在隧道平導段或地下風機房段的混凝土制拌室;所述混凝土制拌室位于隧道主洞一側的平行導洞;所述混凝土制拌室通過在隧道平導段或地下風機房段擴挖形成,所述混凝土制拌室用于對隧道棄渣制成混凝土,所述隧道棄渣為隧道掌子面爆破后產生的隧道棄渣;所述混凝土制拌室制成的混凝土為隧道洞內的二次襯砌、初期支護的混凝土原料。本發明將隧道棄渣在洞內變廢為寶,對保護環境,減少棄渣運距,節約成本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綠色道路交通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環境敏感區的隧道出渣制拌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路項目涉及環境敏感區,在該地區修建道路,棄渣處理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隧道工程作為道路中棄渣的“大戶”,如何妥善處理隧道棄渣,并更好的對其進行利用,是工程界普遍寄予厚望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修建道路,棄渣處理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隧道內出渣對環境敏感區的污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適用于環境敏感區的隧道出渣制拌系統和方法。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適用于環境敏感區的隧道出渣制拌系統,包括設置在隧道平導段或地下風機房段的混凝土制拌室;
所述混凝土制拌室位于隧道主洞一側的平行導洞;
所述混凝土制拌室通過在隧道平導段或地下風機房段擴挖形成,所述混凝土制拌室用于對隧道棄渣制成混凝土,所述隧道棄渣為隧道掌子面爆破后產生的隧道棄渣;
所述混凝土制拌室制成的混凝土為隧道洞內的二次襯砌、初期支護的混凝土原料。
進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制拌室還包括碎石裝置、篩選裝置、智能配合比系統和混凝土拌和裝置;
碎石裝置連接篩選裝置,篩選裝置連接智能配合比系統,智能配合比系統連接混凝土拌和裝置;
所述碎石裝置接收隧道棄渣,所述碎石裝置用于對隧道棄渣中的棄渣圍巖進行破碎得到混凝土骨料粒徑,所述碎石裝置向所述篩選裝置輸送混凝土骨料粒徑;
所述篩選裝置接收混凝土骨料粒徑,所述篩選裝置用于分類混凝土骨料粒徑為粗混凝土骨料粒徑和細混凝土骨料粒徑,所述篩選裝置向所述智能配合比系統輸送粗混凝土骨料粒徑和細混凝土骨料粒徑;
所述智能配合比系統傳送粗混凝土骨料粒徑和細混凝土骨料粒徑至所述混凝土拌和裝置,所述智能配合比系統為所述混凝土拌和裝置提供配比;
所述混凝土拌和裝置用于接收外界提供的水與水泥,所述混凝土拌和裝置用于按照所述智能配合比系統提供的配將對水泥、水、粗骨料、細骨料以及外加劑進行混合制拌生成混凝土原料;
所述混凝土原料為隧道洞內的二次襯砌、初期支護的混凝土原料。
進一步地,還包括可接長式泵送管道和地下水凈化裝置;
所述地下水凈化裝置連通地下水和混凝土制拌室,所述地下水凈化裝置連通地下水和混凝土拌和裝置,所述地下水凈化裝置接入地下水,所述地下水凈化裝置用于凈化地下水,所述地下水凈化裝置為所述混凝土拌和裝置輸送水;
所述可接長式泵送管道連接混凝土拌和裝置,所述可接長式泵送管道通過泵從混凝土拌和裝置向隧道泵送混凝土拌和裝置合制拌生成的混凝土原料。
進一步地,所述碎石裝置處理所述隧道棄渣還得到廢料,所述碎石裝置傳送廢料至所述篩選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77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2-氯煙醛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注塑水循環節能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