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頂管自動化測量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6899.2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7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孫煥斌;劉克亮;段玉三;萬志勇;元鑫;唐劍;辛本彬;程士洋;沈軍禮;李一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市政環境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15/00 | 分類號: | 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吳瑋 |
| 地址: | 101312 北京市順義***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化 測量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測繪工程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頂管自動化測量裝置,包括頂管,頂管后端設有觀測墩,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若干數據采集裝置,所述的數據采集裝置分布在頂管內部;若干通訊裝置,所述的每個通訊裝置分別設置于每個數據采集裝置上;一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數據采集裝置通過所述通訊裝置接收和發送數據信息至數據處理裝置;所述頂管內部鏤空,頂管前端設有胸板,胸板上設有目標棱鏡,所述觀測墩內設有固定觀測裝置,固定觀測裝置斜上方設有基準棱鏡,其優點在于:通過無線通訊電臺操作多臺全站儀,根據導線測量原理,實現長距離頂管施工測量的高效化、自動化、智能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測繪工程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頂管自動化測量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頂管施工是繼盾構施工之后發展起來的一種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開挖面層,并且能夠穿越公路、鐵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構筑物以及各種地下管線等。頂管內操作空間較小、空氣潮濕、管內與管外溫差大、有些管內含有大量積水,觀測條件極其不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頂管自動化測量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目的在于解決長距離小曲率頂管耗時、費力且精度不高等問題,將內外業相結合,即時處理數據,及時反饋數據,實現頂管測量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頂管自動化測量裝置,包括頂管,頂管后端設有觀測墩,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若干數據采集裝置,所述的數據采集裝置分布在頂管內部;若干通訊裝置,所述的每個通訊裝置分別設置于每個數據采集裝置上;一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數據采集裝置通過所述通訊裝置接收和發送數據信息至數據處理裝置;所述頂管內部鏤空,頂管前端設有胸板,胸板上設有目標棱鏡,所述觀測墩內設有固定觀測裝置,固定觀測裝置斜上方設有基準棱鏡。
優選的,所述的數據采集裝置包括全站儀、工控機、上置棱鏡、下置棱鏡、基座和底座,所述上置棱鏡安裝在全站儀上,全站儀底部連接一金屬框架,金屬框架內設有下置棱鏡,金屬框架底部連接基座,基座底部連接底座。
優選的,所述的固定觀測裝置包括全站儀、工控機、上置棱鏡和下置棱鏡,所述上置棱鏡安裝在全站儀上,全站儀底部連接一金屬框架,金屬框架內設有下置棱鏡。
上述頂管自動化測量裝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S1.對數據采集裝置進行學習,并將學習記錄數據發送給控制端的數據處理裝置;
S2.操作人員通過操作控制端的電腦通過通訊裝置操作固定觀測裝置實現系統的坐標定向;
S3.操作人員通過操作控制端的電腦通過通訊裝置操作數據采集裝置的全站儀采集前后視多測回數據;
S4.控制端的電腦將過程中所采集的數據自動進行分類、計算、處理;
S5.控制端的電腦將最終頂管前端位置偏差的軟件呈現在界面上。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于:應用于長距離頂管掘進過程中的測量,結合無線通訊技術、機械電氣技術、全站儀指令控制技術以及軟件編程技術,通過無線通訊電臺操作多臺全站儀,根據導線測量原理,實現長距離頂管施工測量的高效化、自動化、智能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數據采集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頂管 2.觀測墩 3.第二數據采集裝置 4.第三數據采集裝置 5.第四數據采集裝置 6.固定觀測裝置 7.數據處理裝置 8.目標棱鏡 9.基準棱鏡 10.全站儀11.工控機 12.上置棱鏡 13.下置棱鏡 14.金屬框架 15.基座 16.底座 17.通訊電臺 18.胸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市政環境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市政環境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68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