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電壓測試輔助裝置及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186614.5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854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04 | 分類號: | G01R1/04;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劉小峰;宋薇薇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壓 測試 輔助 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壓測試輔助裝置及測試方法,裝置包括頂板、兩個長臂和至少一對導電棒;每個長臂包括橫向槽,并分別在一端通過固定軸可樞轉(zhuǎn)地連接于頂板下側(cè)且與頂板平行,長臂與頂板之間有空隙;每對導電棒分別構(gòu)造用于接觸PCB的待測電壓的兩個測點,每個導電棒可沿長臂橫向滑動地設置在橫向槽中且沿豎直方向可套疊伸縮,每個導電棒上分別連接有用于接到電壓測試設備上的導線。本發(fā)明通過調(diào)節(jié)長臂的角度和導電棒的高度,可以靈活接觸到待測電壓的測點;本發(fā)明結(jié)構(gòu)簡單,操作簡便,可以良好地輔助電壓測試設備進行測試。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器件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壓測試輔助裝置及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直流電源、電子負載、示波器、萬用表等電壓測試設備實現(xiàn)了自動控制,輸入指定的指令可以實現(xiàn)設備自動設置參數(shù)、自動讀取數(shù)據(jù)、自動生成報告等,比傳統(tǒng)的手工測試后再整理報告的方式有了大幅度的效率提升,且無需繁瑣地整理報告,降低了出現(xiàn)低級錯誤地概率;但是在測試過程中,需要焊接測點,手動扎測試探頭,或者焊接輔助裝置來安裝探頭,而提前在設計PCB時預留輔助裝置會造成浪費,所以測試探頭和電壓測試設備的拉載點的連接成了制約自動測試效率的主要瓶頸。
常規(guī)的上述電壓測試設備在進行測試時,需要將負載線焊接到被測PCB的電壓調(diào)節(jié)器的輸出電壓端和GND端;測試VDS(旁路接入方式)、Jitter(一種抖動)等測試項時,需要手動將高壓差分探棒扎到固定的測試點上,這種方式既造成人力浪費、效率低,還容易破壞待測的電壓調(diào)節(jié)器。由此,需要一種能輔助電壓測試設備進行拉載、固定探頭的裝置,以便于測試電壓調(diào)節(jié)器或其他電子器件的電壓。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壓測試輔助裝置及測試方法,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電壓測試設備無拉載、固定探頭的輔助裝置進行輔助測試的問題。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壓測試輔助裝置,包括:
頂板;
兩個長臂,每個長臂包括橫向槽,并分別在一端通過固定軸可樞轉(zhuǎn)地連接于頂板下側(cè)且與頂板平行,長臂與頂板之間有空隙;
至少一對導電棒,每對導電棒分別構(gòu)造用于接觸PCB的待測電壓的兩個測點,每個導電棒可沿長臂橫向滑動地設置在橫向槽中且沿豎直方向可套疊伸縮,每個導電棒上分別連接有用于接到電壓測試設備上的導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長臂包括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兩個滑槽,兩個滑槽相對設置在橫向槽的內(nèi)側(cè)壁上且相互平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還包括滑圈,滑圈可滑動地設置在兩個滑槽之間;導電棒可豎直移動地設置在滑圈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滑圈的內(nèi)表面具有第一螺紋,導電棒的外表面具有與第一螺紋嚙合的第二螺紋。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棒的頂部具有可拆卸的絕緣套。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棒為銅棒。
在一些實施例中,頂板具有回字形的中空結(jié)構(gòu)。
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還包括底板,底板用于固定PCB,底板設置在頂板的下方且與頂板可拆卸地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底板上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用于夾持PCB的夾持件;每個夾持件的用于接觸PCB的夾持面設置有橡膠墊。
本發(fā)明的又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電壓測試方法,該電壓測試方法包括基于上述任一電壓測試輔助裝置執(zhí)行以下步驟:
將待測電壓的PCB相對于頂板固定;
通過調(diào)整長臂的旋轉(zhuǎn)角度和一對導電棒的伸縮高度,將兩個導電棒分別接觸到PCB的待測電壓的兩個測點;
將分別連接兩個導電棒的兩個導線接到對應的電壓測試設備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6614.5/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車牌識別中的缺失字符補全方法
- 下一篇:身份驗證通信設備及身份驗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