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電磁加熱及輸油的電磁加熱重油輸油管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6501.5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86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畢遠濤;戴厚興;張偉;婁睿;孫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煙臺打撈局 |
| 主分類號: | F17D1/14 | 分類號: | F17D1/14;F17D1/18;F17D1/12;F17D1/07;F17D1/00;F17D3/01;F17D5/00;H05B6/1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26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 加熱 輸油 重油 輸油管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集電磁加熱及輸油的電磁加熱重油輸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鋼質內管,所述鋼質內管外套有鋼質管狀外殼,且所述鋼質管狀外殼的內壁與所述鋼質內管的外壁之間設有至少一個纏繞在所述鋼質內管外壁上的耐高溫防水絕緣電線圈,所述鋼質內管的頂端向上延伸并固定安裝有第一法蘭,且所述鋼質管狀外殼的頂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法蘭,所述鋼質內管底部與所述鋼質管狀外殼底部之間通過密封膠墊密封,并通過螺栓固定為一體;所述耐高溫防水絕緣電線圈的接線端與電磁生成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集電磁加熱及輸油的電磁加熱重油輸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鋼質內管在所述第一法蘭與所述第二法蘭之間的部分安裝有刀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集電磁加熱及輸油的電磁加熱重油輸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鋼質內管在刀閥與所述第一法蘭之間的部分連通有用于通入高壓氣體的進氣管,且所述進氣管上設有進氣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集電磁加熱及輸油的電磁加熱重油輸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鋼質內管的外壁上安裝有溫度傳感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集電磁加熱及輸油的電磁加熱重油輸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蘭與所述鋼質內管之間安裝有橡膠圈,所述耐高溫防水絕緣電線圈的接線端和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接線端均穿過所述橡膠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集電磁加熱及輸油的電磁加熱重油輸油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在沉船重油艙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穿入孔,一種集電磁加熱及輸油的電磁加熱重油輸油管的底部通過所述穿入孔插入沉船重油艙,所述第二法蘭與所述沉船重油艙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S2:所述第一法蘭與用于抽重油的螺桿泵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進氣管與高壓空氣機連通;
S3:所述耐高溫防水絕緣電線圈的接線端和所述溫度傳感器的接線端分別與水面作業船上的電磁生成器和溫度傳感器顯示屏連接;
S4:啟動所述電磁生成器,所述耐高溫防水絕緣電線圈產生高速變化的交變磁場,在磁場的作用下鋼質管狀外殼和鋼質內管生熱從而對沉船重油艙內重油加熱;
S5:重油加熱軟化后打開所述刀閥,所述螺桿泵抽油,重油通過所述鋼質內管從所述沉船重油艙中抽出;
S6:抽油結束后,打開所述進氣閥門,直至所述高壓空氣機產生的高壓空氣將所述鋼質內管內的重油擠到所述刀閥與所述沉船重油艙之間后,關閉所述進氣閥門;
S7:關閉所述刀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集電磁加熱及輸油的電磁加熱重油輸油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驟S4中,在加熱過程中,所述溫度傳感器實時測量加熱溫度,當溫度超過100℃時停止電磁生成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煙臺打撈局,未經交通運輸部煙臺打撈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650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