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融合已知相別和地址信息的低壓用戶計量表箱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86193.6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09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章堅民;羅鈞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0 | 分類號: | G06F17/1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楊舟濤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融合 已知 地址 信息 低壓 用戶 量表 識別 方法 | ||
1.融合已知相別和地址信息的低壓用戶計量表箱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準備已知數據;
s1.1、采集用戶電壓數據:
設定配電變壓器低壓三相四線出線為M條,臺區共有MD個分線箱作為線路的主要分叉節點;通過智能電表采集配置后確定臺區內單相用戶與三相用戶的數量分別為n1和n2,則等效單相計量用戶是數量n為:
n=n1+3n2 (1)
收集T次電壓歷史數據U∈Rn*T:
其中,un,t為第n個等效用戶第t次的電壓數據;在已知相別的情況下,將T次的電壓歷史數據按照相別區分為其中nA、nB、nC為按相區分的等效單相用戶數量;
s1.2、采集用戶地址信息;
步驟二、分線箱聚類數評估;
分別針對分相后的電壓數據UA、UB、UC進行聚類,得到的分線箱聚類數為Md,d∈A、B、C,為了使聚類簇之間的邊界清晰以充分利用數據特征,要求Md滿足:
k≥Md≥MD (3)
其中,k表示d相下屬的等效單相計量箱個數,由用戶地址信息中的單元號確定;分線箱聚類數Md的值經過評估后確定,評估方法為:
s2.1、利用公式(3)確定Md的上下限,Md∈[MD,k]且Md為整數;
s2.2、對Md的每一個取值計算其對應聚類結果的輪廓系數s(j):
s(j)=(b(j)-a(j))/max{a(j),b(j)} (4)
其中a(j)和b(j)分別表示凝聚度和分離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y是指離樣本j最近的中心點cy,Cy是指最接近中心點cy的所有樣本的集合,ky是最接近中心點cy的簇內所有的樣本的數量;而z是指除y以外的中心點,kz則是除y以外的中心點簇內的樣本數量,di,j表示歐氏距離;
s2.3、求s(j)的平均值:
s2.4、比較計算得到的每個整數Md值的SC值,選取令SC值最接近1的Md值作為分線箱聚類數;
步驟三、初步聚類;
將步驟二中評估得到的分線箱聚類數Md作為聚類數,對分相后的電壓數據UA、UB、UC進行初步聚類,得到各相電壓數據在分線箱層面的分類結果,其分類數量為各相的Md值;
步驟四、獲取表箱聚類數并構建約束;
s4.1、依據用戶地址信息中的單元號確定步驟三中第l簇下屬的等效單相計量箱個數,即表箱聚類數,設為Ml;
s4.2、依據用戶地址信息中的上下鄰里關系構建聚類過程中的約束關系,確保處于同一約束內的用戶在聚類過程中始終處于同一簇內;
步驟五、表箱聚類;
利用約束的k-medoids聚類算法,結合步驟四得到的表箱聚類數Ml和構建的約束關系對步驟三得到的每一個簇再次進行聚類;
約束的k-medoids聚類算法的迭代過程為:
s5.1、在樣本空間中選擇Ml個初值作為中心點;
s5.2、將每一個約束中的所有樣本作為子集,沒有參與約束的每個樣本點都單獨作為一個子集;
s5.3、通過公式(8)計算每個樣本行向量Ue到每個中心點cf的距離def,并將距離def按子集為單位各自取平均,再將每個子集都分配給最近的一個中心點;
其中,t表示時間片段,t∈[1,T],T為用戶電壓數據的測量總次數;cf,t是聚類中心點序列的第t個元素;ue,t是樣本行向量Ue的第t個元素;
s5.4、在每個聚類簇中依次檢查將除中心點以外的樣本作為新的中心點是否可以讓簇內距離的總和減少,如果可以,則該樣本作為新的中心點;
s5.5、若中心點發生變化,重復步驟5.3與步驟5.4;若中心點不變,則輸出聚類結果;
步驟六、分類與標識;
相同電壓的總節點數量為:
K即為電壓波形的最終分類個數;完成分類后利用收集到的用戶地址信息,為最終分類簇標記地址信息,即完成表箱的分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619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