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的加速壽命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85022.1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053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2 |
| 發明(設計)人: | 莊偉瑋;張馳;孔睿迅;馮皓;張明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廣東中創智家科學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國華;尤健雄 |
| 地址: | 510663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水 日用 管狀 電熱 元件 加速 壽命 試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的加速壽命試驗方法,以不引入新的失效模式的方式,即為前N?1組試驗樣品提供不同強度的電應力和固定強度的腐蝕應力,以及為第N組試驗樣品單獨提供電應力,以此加速試驗樣品的老化失效,迅速獲得試驗樣品的雙重加速應力試驗壽命和單加速應力試驗壽命,因此,能夠有效縮短工作壽命試驗的耗時和降低試驗的耗電量;再采用格拉布斯檢驗法篩除離群值,避免小概率事件影響,再通過步驟六轉換出前N?2組試驗樣品脫離腐蝕應力后的單加速應力平均試驗壽命,最后通過步驟七擬合分析出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的預估工作壽命,因此,具有工作壽命預測結果準確度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的質量測試,具體的說是一種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的加速壽命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日用管狀電熱元件是一種“以金屬管為外殼、合金電熱絲作發熱體,在兩者間充以密實的氧化鎂粉或類似絕緣物作為絕緣介質、并通過引出棒接至電源的一種用于加熱的元件”。日用管狀電熱元件是一種在家用電器中廣泛應用的加熱部件,比如用于電熱水器,電飯煲,電水壺等等。
根據不同用途,日用管狀電熱元件可以嵌裝在金屬中加熱,可以直接加熱空氣,也可浸于水中用于水加熱,最后一種類別即為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
日常生活中,家用電器使用頻繁,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需要對日用管狀電熱元件的使用壽命進行考核。根據JB/T?4088-2012《日用管狀電熱元件》標準規定:“元件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的工作壽命應不小于3000小時”,常規壽命測試時,需要日用管狀電熱元件在額定電壓下,通電一小時、斷電半個小時,共進行4500小時的壽命試驗。該方法模擬日用管狀電熱元件的正常使用情況,雖然能夠復現產品使用周期內的工作情況,但是測試周期長達六個月。因此,對于現今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產品因迭代迅速的現狀,該標準的試驗速度無法滿足產品快速進行壽命試驗,以快速開發、生產、上市的需求。
與之配套的JB/T?12719-2016《日用管狀電熱元件加速壽命試驗方法》推薦性行業標準用于指導該產品的加速壽命試驗。該標準中規定:“如元件同時滿足干燒循環試驗通電100h、干燒急冷試驗100周期及電壓遞增試驗的要求,則認為元件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的壽命滿足本標準的要求”。
由于JB/T?12719-2016標準僅是針對JB/T?4088-2012中的“3000小時”壽命要求編制,因此無法預估日用管狀電熱元件工況下的實際壽命,只能判定日用管狀電熱元件是否能達到“3000小時壽命”要求,也就不能對不同設計壽命值的元件和不同工作條件做出判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的加速壽命試驗方法,以解決現有壽命試驗方法存在耗時長、耗電量大的問題。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的加速壽命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取N×M個被試驗的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作為試驗樣品,并分為N組,每組包含M個試驗樣品,其中,N≥5,M≥5,試驗樣品的組數和每組包含的試驗樣品數量越多,則本加速壽命試驗方法所能預測出的預估工作壽命越接近被試驗的加熱水用日用管狀電熱元件的真實工作壽命,但相應的試驗耗時也越長,因此,本發明推薦優選N=6,M=10,能夠有效均衡預測出的工作壽命的精確度和相應的試驗耗時;
并且,設置雙重加速應力試驗裝置和單加速應力試驗裝置;
所述雙重加速應力試驗裝置包括第一試驗電路、第一試驗槽和冷卻系統,所述第一試驗槽盛放有腐蝕溶液,試驗樣品能夠安裝在所述第一試驗槽中,以使該試驗樣品的發熱部位浸沒在所述腐蝕溶液中,以對試驗樣品提供腐蝕應力,所述第一試驗電路能夠為該試驗樣品提供工作電壓,所述冷卻系統能夠通過所述第一試驗槽間接對所述腐蝕溶液進行冷卻,以使所述腐蝕溶液的溫度保持在沸點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廣東中創智家科學研究有限公司,未經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廣東中創智家科學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50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