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機具有冷卻通道的電動渦旋壓縮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4416.5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43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卜高選;吳偉烽;李許旺;李曉然;張寅;李程翊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1/32 | 分類號: | H02K1/32;H02K5/20;H02K9/06;H02K7/14;F04C18/02;F04C23/02;F04C29/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具有 冷卻 通道 電動 渦旋 壓縮機 | ||
一種電機具有冷卻通道的電動渦旋壓縮機,包括由前端蓋與中筒組成的電機外殼,中筒與渦旋壓縮機端部相接,電機外殼內部設置有電機軸,電機軸上設置轉子,轉子的外部設置定子;所述的轉子上沿軸向開設有貫通的轉子冷卻通道,所述的前端蓋上開設有進氣口,氣體通過進氣口后進入進氣通道,進氣通道與轉子冷卻通道連通,轉子冷卻通道經過排氣通道將氣體排出,所述的排氣通道與渦旋壓縮機的吸氣室連通。通過轉子冷卻通道加快了氣體流動,增強了氣體與電機之間的換熱情況。另外氣體經過電機會產生阻力損失,但氣體通過電機軸的帶動隨轉子的旋轉升高了壓力,彌補了阻力損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縮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機具有冷卻通道的電動渦旋壓縮機。
背景技術
電機在運轉過程中,由于存在銅損和鐵損會產生大量的熱,如果不對電機進行內部冷卻,電機只能將熱量傳遞到機殼上散發到外界,使得電機溫度升高,而電機過熱會加速繞組老化,最終出現故障。電機采用內部冷卻需要設置冷卻通道,冷卻氣體經過通道與電機換熱減低溫度,氣體溫度升高且存在阻力損失。現有技術在機殼上設計流通區域,氣體通過達到換熱目的。但是機殼流通流道加工比較困難,同時帶來阻力損失,使氣體壓力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渦旋壓縮機冷卻困難且影響氣體壓力的問題,提供一種電機具有冷卻通道的電動渦旋壓縮機,能夠有效增強換熱,并且減少阻力損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有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電機具有冷卻通道的電動渦旋壓縮機,包括由前端蓋與中筒組成的電機外殼,中筒與渦旋壓縮機端部相接,電機外殼內部設置有電機軸,電機軸上設置轉子,轉子的外部設置定子;所述的轉子上沿軸向開設有貫通的轉子冷卻通道,所述的前端蓋上開設有進氣口,氣體通過進氣口后進入進氣通道,進氣通道與轉子冷卻通道連通,轉子冷卻通道經過排氣通道將氣體排出,所述的排氣通道與渦旋壓縮機的吸氣室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的進氣通道為前端蓋與定子及轉子之間的區域,進氣通道的末端為轉子冷卻通道的入口,所述的轉子冷卻通道為螺旋槽道,所述的轉子冷卻通道在轉子的截面上等角度的沿圓周方向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轉子的端部設置離心葉輪,離心葉輪上開設離心葉輪通道,所述的離心葉輪通道與轉子冷卻通道相接;所述的進氣通道為前端蓋與定子及轉子之間的區域,進氣通道的末端為轉子冷卻通道的入口,所述的轉子冷卻通道為螺旋槽道,所述的轉子冷卻通道在轉子的截面上等角度的沿圓周方向分布,所述離心葉輪通道的出口與排氣通道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轉子的端部設置離心葉輪,離心葉輪上開設離心葉輪通道,所述的離心葉輪通道與轉子冷卻通道相接;所述的進氣通道為前端蓋與定子及轉子之間的區域,進氣通道的末端為轉子冷卻通道的入口,所述的轉子冷卻通道為直通道,所述的轉子冷卻通道在轉子的截面上等角度的沿圓周方向分布,離心葉輪通道的出口與排氣通道相連。
作為優選,所述的離心葉輪設置在電機軸上或者與轉子整體鑄造成型。
作為優選,所述的轉子冷卻通道入口等角度的分布在轉子同一半徑的位置,轉子冷卻通道的數量是離心葉輪通道數量的倍數關系。
作為優選,所述的進氣口開設在前端蓋的中心,通過進氣通道使氣體進入電機后向圓周方向擴散。
作為優選,所述轉子冷卻通道的基礎截面為梯形、三角形或圓形結構,圓形結構即通道截面為圓形,三角形結構在三個頂點采用圓弧過渡便于加工制造,梯形結構為兩個同心圓弧加兩段線段組成。
作為優選,所述轉子冷卻通道在基礎截面上增加用于增強通道換熱能力的翅片。
作為優選,所述轉子冷卻通道的出口截面與電機軸的設置方向垂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44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