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視化農業數據平臺系統及其可視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3764.0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8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岳鵬飛;張沛昌;吳洋;金帆;劉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Q50/02 | 分類號: | 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曹祥波 |
| 地址: | 4500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視化 農業 數據 平臺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視化農業數據平臺系統及其可視化方法,其包括:數據采集裝置、服務器和前端裝置;其中,所述數據采集裝置用于實時采集土壤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的數據;所述服務器用于接收所述數據采集裝置采集的數據;所述前端裝置用于接收所述服務器轉發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視化農業數據平臺系統及其可視化方法,其利用監測模塊獲取數據,再回傳到服務器,再從服務器抓取數據通過echarts,arcgis等實現可視化數據。數據直接以圖表和視頻的形式,一目了然。各種數據圖與地圖對應,科技感很強。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使用該平臺查看農產品生長情況與環境異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數據監測平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視化農業數據平臺系統及其可視化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農業種植,一般需要人工前往農地,實地觀測土壤、環境以及種植物的生長情況,雖然市場上也有一些采用視頻監控的檢測方案,但是這些方案效率低,數據檢測單一,檢測結果呈現效果差,很難真正達到有效的檢測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視化農業數據平臺系統及其可視化方法,旨在提供一種全面高效可靠的可視化農業數據檢測平臺及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可視化農業數據平臺系統,其包括:數據采集裝置、服務器和前端裝置;其中,
所述數據采集裝置用于實時采集土壤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的數據,并將數據上傳至所述服務器;
所述服務器用于接收所述數據采集裝置采集的數據,并將數據轉發至所述前端裝置;
所述前端裝置用于接收所述服務器轉發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
其中,所述數據采集裝置包括:云攝像頭,以及連接于所述云攝像頭的采集模塊。
其中,所述采集模塊包括:土壤溫度采集模塊、土壤PH值采集模塊、濕度采集模塊、PM2.5采集模塊和光照采集模塊。
其中,所述前端裝置包括:平臺框架構建模塊、數據接收模塊和后臺數據對接模塊,所述平臺框架構建模塊用于構建前端裝置的系統平臺,所述數據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服務器轉發的檢測數據,所述后臺數據對接模塊用于將可視化數據傳輸給用戶端。
其中,所述平臺框架構建模塊構建的系統平臺基于echarts框架、chimee直播流視頻組件及arcgis地圖。
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農業數據平臺系統的可視化方法,所述可視化方法基于如上任意一項所述的可視化農業數據平臺系統,其包括以下步驟:
由所述數據采集裝置實時采集農地或果地的土壤內部及外部環境的數據,并將采集的數據上傳至服務器;
服務器接收采集的數據儲存,并將數據轉發至前端裝置;
由前端裝置將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并將可視化數據提供給用戶端。
其中,所述由前端裝置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的步驟中,采用基于echarts框架、chimee直播流視頻組件及arcgis地圖的系統平臺。
其中,所述數據采集裝置采集的數據包括:土壤溫度、土壤PH值、濕度、PM2.5和光照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視化農業數據平臺系統及其可視化方法,其利用監測桿獲取數據,再回傳到服務器,再從服務器抓取數據通過echarts,arcgis等實現可視化數據。更形象,數據直接以圖表和視頻的形式,一目了然。更智能,各種數據圖與地圖對應,科技感很強。更便捷,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使用該平臺查看農產品生長情況與環境異常。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學院,未經河南省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37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