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鈦型高爐渣在有機肥中的應用和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3679.4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4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鮮中菊;王彬;游平全;楊志遠;姚增遠;周吉;胡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枝花環業冶金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80 | 分類號: | C05G3/80;C05G3/70;C05G3/60;C05F17/20;C05D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7000***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鈦型高 爐渣 有機肥 中的 應用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鈦型高爐渣在有機肥中的應用和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包括高鈦型高爐渣在有機肥中的應用,且該有機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高鈦型高爐渣50?70份、玉米秸稈粉80?120份、蛭石5?15份、珍珠巖10?20份、硅藻土10?25份、腐殖酸15?40份、硝酸5?10份、木屑20?30份、米糠15?25份、稻殼灰15?25份、草木灰10?20份、雞糞10?30份和復合菌劑20?30份。本發明還包括上述有機肥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為高鈦型高爐渣的二次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徑,且有機肥能夠增強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生長,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爐渣重復利用附加值較低、利用率低和成本較高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爐渣及其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鈦型高爐渣在有機肥中的應用和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鈦型高爐渣是冶煉生鐵時從高爐中排出的一種廢渣,排出時溫度達到1600度及其以上,主要成分包括鈦、二氧化硅、氧化鈣、三氧化二鋁、氧化鎂等。高鈦型高爐渣現在主要利用方式是采用熱潑處理,然后再進行磁選、破碎,磁選后的鐵進行回收利用,渣作為建筑材料使用。現有爐渣的重復利用方式工藝復雜,得到的產品附加值較低,以造成環境污染問題,且成本較高,不能產生較大的二次利用價值,使其利用率較低。因此,急需一種高效的高鈦型高爐渣回收利用的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鈦型高爐渣在有機肥中的應用和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為高鈦型高爐渣的二次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徑,且所得有機肥能夠增強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生長,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爐渣重復利用附加值較低、利用率低和成本較高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高鈦型高爐渣在有機肥中的應用。
一種有機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高鈦型高爐渣50-70份、玉米秸稈粉80-120份、蛭石5-15份、珍珠巖10-20份、硅藻土10-25份、腐殖酸15-40份、硝酸5-10份、木屑20-30份、米糠15-25份、稻殼灰15-25份、草木灰10-20份、雞糞10-30份和復合菌劑20-30份。
進一步,有機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高鈦型高爐渣60份、玉米秸稈粉100份、蛭石10份、珍珠巖15份、硅藻土18份、腐殖酸22份、硝酸7份、木屑25份、米糠20份、稻殼灰20份、草木灰15份、雞糞20份和復合菌劑25份。
進一步,復合菌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和蘇云金芽孢桿菌。
進一步,復合菌劑中,枯草芽孢桿菌菌落數為4-8億cfu/g,地衣芽孢桿菌菌落數為8-20億cfu/g,蘇云金芽孢桿菌菌落數為6-8億cfu/g。
進一步,蛭石目數為40-60目,珍珠巖目數為40-50目。
進一步,腐殖酸為腐質酸銨、腐殖酸鉀和沼氣肥中的至少一種。
上述的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高鈦型高爐渣分別在2000-3000高斯和500-1000高斯磁場中磁選,粉碎,過篩,得爐渣粉末;
(2)將雞糞與木屑、米糠、稻殼灰和草木灰混合,烘干粉碎,得混合物粉末;
(3)將腐殖酸與硝酸混合,升溫至80-90℃保溫1-2h,然后加入步驟(1)所得爐渣粉末、步驟(2)所得混合物粉末、玉米秸稈粉、蛭石、珍珠巖、硅藻土和復合菌劑,在50-80℃溫度下發酵4-8d,再烘干造粒,得有機肥。
進一步,爐渣粉末中含有氧化鈣27.76wt%、氧化鎂7.7wt%、二氧化硅24.38wt%、氧化鋁12.99wt%和二氧化鈦22.26wt%;以及少量三氧化二鐵、全鐵、氧化鈉、氧化鉀、氧化錳和氧化釩。
進一步,步驟(1)中,爐渣粉末目數為10-20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枝花環業冶金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攀枝花環業冶金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36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