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云平臺上制作鏡像的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82679.2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31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馬翱宇;亓開元;馬豹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8/61 | 分類號: | G06F8/61;H04L67/1095;H04L67/1097;H04L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張元;李紅蕭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臺 制作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云平臺上制作鏡像的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對目標對象的鏡像請求,并根據鏡像請求獲取目標對象的第一存儲后端;獲取云平臺中的Glance服務的第二存儲后端并與第一存儲后端進行比對;若第一存儲后端與第二存儲后端相同,則在第二存儲后端上通過克隆方式得到目標對象的鏡像。本發明的方案根據接收的鏡像請求獲取目標對象的第一存儲后端,并獲取云平臺中的Glance服務的第二存儲后端,并在第一存儲后端與第二存儲后端相同時,在所述第二存儲后端上通過克隆方式得到目標對象的鏡像,由此跳過下載與上傳過程,大大加速了制作鏡像的時間,也減小了業務網的帶寬壓力,顯著的提升了鏡像制作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云平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云平臺上制作鏡像的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在基于多架構的云平臺上,Glance是OpenStack中的一個重要組件,為OpenStack提供鏡像存儲服務,創建云主機或者創建系統盤時可以方便的提供系統鏡像。在云平臺操作系統上,用戶可以通過Glance服務方便的上傳鏡像,最終鏡像通過driver將存儲在對應存儲后端上,供用戶以后使用。創建云主機需要使用鏡像。
目前,云平臺制作鏡像通常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通過鏡像直接啟動云主機;第二種方法是通過下載鏡像到云硬盤,云硬盤作為系統盤直接啟動云主機。然而通過以上兩種方式創建云主機,當用戶使用此云主機一段時間后,基于該鏡像又安裝了許多其他程序,用戶想要通過當前云主機或系統盤制作一個新的鏡像保存起來方便以后使用。在目前的云平臺上,如果是云硬盤啟動的云主機,可以直接將系統盤導出鏡像,但是即使系統盤和鏡像后端在同一個底層存儲上依舊很慢,因為cinder-volume(Cinder是云平臺OpenStack中提供塊存儲的服務,cinder-volume容器中安裝有目標存儲平臺的各相關驅動器,使得架構得到配置優化)調用系統盤對應底層存儲驅動,需要把該系統盤數據完整的下載到云平臺cinder-volume宿主機上的臨時文件夾內,然后再將該系統盤通過glance REST API(Glance服務的接口)上傳到glance存儲后端,然后刪除臨時文件。如果是鏡像啟動的云主機,則需要將鏡像完整的下載到nova-compute宿主機上的臨時文件夾內,然后將該臨時鏡像通過glance REST API上傳到glance存儲后端,然后刪除臨時鏡像;由此可見以,上這兩種鏡像方式的過程極為繁瑣復雜,并且下載和上傳操作都非常耗時,鏡像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減少下載和上傳的時間、提升鏡像制作業務效率的一種云平臺上制作鏡像的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云平臺上制作鏡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對目標對象的鏡像請求,并根據所述鏡像請求獲取目標對象的第一存儲后端;
獲取云平臺中的Glance服務的第二存儲后端并與第一存儲后端進行比對;
若所述第一存儲后端與所述第二存儲后端相同,則在所述第二存儲后端上通過克隆方式得到所述目標對象的鏡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解析所述第二存儲后端對應的存儲池;
獲取所述目標對象的使用狀態;
若第一存儲后端與所述第二存儲后端相同,則在第二存儲后端上通過克隆方式得到目標對象的鏡像包括:若所述第一存儲后端與所述第二存儲后端相同,且所述目標對象為非使用狀態,則在所述第二存儲后端通過克隆方式得到所述目標對象的鏡像;若所述第一存儲后端與所述第二存儲后端相同,且所述目標對象為使用狀態,則在所述第二存儲后端對所述目標對象打快照操作,并在快照完成后通過克隆方式得到所述目標對象的鏡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存儲后端通過克隆方式得到所述目標對象的鏡像的步驟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26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