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強度耐硫酸鹽腐蝕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1069.0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62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秦歡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歡歡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20/02;C04B11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度 硫酸鹽 腐蝕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高強度耐硫酸鹽腐蝕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包括按質量百分比配比的下述組分:硅酸鹽水泥18?22%,改性玄武巖纖維6?10%,硅粉5?8%,河砂15?20%,花崗巖破碎石20?25%,亞硝酸鈉防凍劑0.5?1.0%,聚羧酸緩凝減水劑1.0?1.5%,余量為水。混凝土制備方法為先將聚羧酸緩凝減水劑加入水中攪拌溶解配制成聚羧酸緩凝減水劑水溶液;將硅酸鹽水泥、河砂和花崗巖破碎石加入攪拌機中干拌得到干拌料;將聚羧酸緩凝減水劑水溶液倒入干拌料中濕拌,然后加入改性玄武巖纖維、硅粉和亞硝酸鈉,攪拌均勻即得。本發明制備得到的混凝土同時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耐硫酸鹽腐蝕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強度耐硫酸鹽腐蝕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為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得水泥混凝土,也稱為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伴隨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城市的工程建設也在迅速的發展。混凝土作為建筑中的主要的建筑材料而被廣泛使用,成為了眾多國家建筑和基礎設施發展的動力,而且混凝土的使用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會持續下去。處于正常使用階段的混凝土建筑物或道路,如果處于一種復雜的環境中,會受到不同的物理或化學攻擊,致使混凝土中出現不可避免的損傷,危害使用安全和壽命。硫酸鹽環境對混凝土的侵蝕是極具破壞性的,且硫酸鹽環境在我國建筑工程上分布范圍廣,比如沿海地區及近海岸和西北地區鹽堿地及鹽湖等。混凝土在這些環境中服役會造成混凝土結構破壞,影響其耐久性能,會加速混凝土結構的失效,造成大量的安全隱患。
中國專利文獻公開號CN107721287公開了一種硅藻土改性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包括水泥、硅藻土、水、河砂、碎石、減水劑;又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3880364公開了一種工業廢棄物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下述組分:水泥、硅灰、廢石、粉煤灰、減水劑、水。中國專利公開號CN111205002公開了一種高韌性超硫酸鹽水泥及其制備方法,包括礦渣、石膏、激發劑、摻合料、纖維、調凝型減水劑。上述專利技術方案中得到的混凝土雖然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但是其耐硫酸鹽腐蝕性能較差,限制水泥在特殊環境下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混凝土耐硫酸鹽腐蝕性能差的問題,提供一種高強度耐硫酸鹽腐蝕混凝土。本發明制備得到的混凝土同時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耐硫酸鹽腐蝕性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高強度耐硫酸鹽腐蝕混凝土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強度耐硫酸鹽腐蝕混凝土,包括按質量百分比配比的下述組分:
硅酸鹽水泥18-22%,改性玄武巖纖維6-10%,硅粉5-8%,河砂15-20%,花崗巖破碎石20-25%,亞硝酸鈉防凍劑0.5-1.0%,聚羧酸緩凝減水劑1.0-1.5%,余量為水。
本發明混凝土以硅酸鹽水泥作為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以河砂作為混凝土的細集料,以花崗巖破碎石作為混凝土的粗集料,玄武巖纖維和硅粉復合能夠填充混凝土內部的孔隙中,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對外界硫酸鹽進行混凝土內部起到初步阻擋作用,從而減緩外界硫酸鹽擴散進入混凝土內部的速率,減緩硫酸鹽對混凝土的侵蝕作用,進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另一方面,玄武巖纖維充分分散在混凝土的內部能夠起到對混凝土的骨架增強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力學強度,混凝土在服用過程中不容易出現開裂。
作為優選,所述花崗巖破碎石的粒徑為18-20mm,針片狀顆粒含量≤6%,含泥量≤0.5%。
作為優選,所述河砂的細度模數為2.4-2.8,含泥量≤1.8%。
作為優選,所述改性玄武巖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歡歡,未經秦歡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10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卡車駕駛室加熱系統
- 下一篇:一種利用濕膜涂覆法制備蠶絲蛋白薄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