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0485.9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6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顧國榮;楊石飛;張靜;蔡永生;路家峰;王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辈煸O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3/00 | 分類號: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009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測試 樁基 下拉 載荷 試驗裝置 方法 | ||
1.一種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反力梁(1)、反力樁(2)、試樁(3)、測力裝置(4)和連接構件(5);
所述反力梁(1)水平橫置,由至少兩根反力樁(2)支撐;所述反力樁(2)樁端深入至設計持力層,各樁頂標高相同;
所述反力梁(2)中部無接觸地豎直貫穿一連接構件(5),連接構件下端與所述試樁(3)固定連接;
所述測力裝置(4)置于所述反力梁(1)之上,連接構件(5)同時無接觸地貫穿所述測力裝置(4)并與承壓板固定,所述承壓板壓在所述測力裝置(4)上,試樁(3)所受荷載通過連接構件(5)作用于測力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反力梁(1)水平面內呈線狀、多段線狀、或多邊形狀布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反力梁(1)一端與反力樁(2)的樁頂固定;另一端為自由端,擱置在反力樁(2)的樁頂上。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樁(2)頂端高于試樁(3)。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力裝置(4)正中間呈空心,位于反力梁上方,并位于試樁正上方。
6.一種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試驗裝置;安裝包括以下步驟:
S1.施工反力樁(2)和試樁(3),打樁至設計標高,反力樁(2)樁頂標高相同,試樁(3)樁頂標高低于反力樁(2)設定距離,保證反力梁高于試樁樁頂;
S2.試樁(3)樁頂與連接構件(5)下端固定;
S3.通過吊裝設備,吊裝反力梁(1)架設在反力樁(2)之上,反力梁(1)一端與反力樁(2)的樁頂焊接,一端自由;連接構件(5)穿越反力梁(1),并且不可與反力梁(1)接觸;
S4.測力裝置(4)套設于連接構件(5)之上,連接構件(5)上端置于測力裝置(4)上方,試樁(3)所受荷載通過連接構件(5)作用于測力裝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試樁(3)為灌注樁,固定連接采用植筋錨固。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試樁(3)為管樁,連接構件(5)采用螺桿、螺母和承壓板進行封板錨固,安裝順序為承壓板開設孔洞,螺桿穿過承壓板后采用螺母固定,承壓板與管樁法蘭盤焊接,螺母一側位于承壓板下方,管樁內部。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布設多根試樁時,反力梁疊加放置,上層反力梁下部一端焊接固定、另一端自由。
10.一種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試驗裝置;所述試樁(3)位于反力樁中間,根據測試目的設置不同樁長和數量,通過聯立求解多元方程組,計算下拉荷載、負摩阻力、中性點范圍或位置。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測試樁基下拉載荷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試驗完成后反力樁不拆除,繼續作為工程樁使用,反力梁拆除后重復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辈煸O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辈煸O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048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