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年凍土區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0428.0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63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曉明;洪正強;張秋菊;嚴佳玉;柳雨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7/32 | 分類號: | E01C7/32;E01C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 地址: | 21009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年凍土 連續 混凝土 空心 路面 復合 結構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多年凍土區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路面復合結構至少包括連續配筋空心混凝土路面和多孔混凝土基層復合而成,其中,所述連續配筋空心混凝土路面包括:
混凝土路面板主體;
鋼筋網,包裹在所述混凝土路面板主體中;
散熱通孔,開設在混凝土路面板主體內部且位于所述鋼筋網的下方,包括多個,多個散熱通孔沿混凝土路面板主體長度方向均勻間隔設置;
每個散熱通孔均沿道路橫向貫通設置,且兩側均與環境大氣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年凍土區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通孔外部加裝有可變方向的導風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年凍土區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路面板主體厚度為0.3m;
所述散熱通孔位于混凝土路面板主體縱截面下1/3處;
所述鋼筋網布置于混凝土路面板主體縱截面上1/3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網包括縱向鋼筋和橫向鋼筋,并且,所述縱向鋼筋和橫向鋼筋在混凝土路面板主體內的總配筋率為0.6~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鋼筋選用直徑為12~16mm的鋼筋,橫向鋼筋選用直徑為12~20mm的鋼筋,均為螺紋鋼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單個所述散熱通孔的直徑范圍是:0.1~0.12m;每兩個所述散熱通孔沿混凝土路面板主體長度方向的間隔距離是:0.24~0.48m;散熱通孔與道路橫向之間呈0~30°夾角,具體角度值根據當地風向確定,使空心散熱通孔朝向當地風向,加快氣流對流。
7.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先在路基上澆筑多孔混凝土基層,后將綁扎好的鋼筋網與散熱通孔模具安裝固定,其中,所述散熱通孔模具通過豎向鋼筋連接在所述鋼筋網的下方;
第二步、后連續澆筑面層混凝土,并使混凝土高過鋼筋網結構,在混凝土達到強度要求后將散熱通孔模具拆除,以形成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鋼筋、橫向鋼筋和固定散熱通孔模具的豎向鋼筋連接處均以扎帶綁扎。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通孔模具采用空心桶泡沫制成,外徑為0.1~0.12m。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連續配筋混凝土空心板混凝土路面復合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脫模后在散熱通孔外部加裝可變方向的導風管,將導風管口正對該季節風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042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