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波分組件及波分組件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80329.2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38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伽藍致遠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293 | 分類號: | G02B6/29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孔凡玲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波分組件,包括第一濾光片、第i+1濾光片;第一濾光片設有第一鍍膜面與第二鍍膜面,在第一鍍膜面上鍍制有增透膜,在第二鍍膜面上鍍制有第一個WDM膜;第i+1濾光片均設有第三鍍膜面與第四鍍膜面,在第三鍍膜面上鍍制有高反膜,在第四鍍膜面上鍍制有第i+1個WDM膜;第一個WDM涂層與第i+1個WDM膜透過的光線的波長不同。本發明取消了傳統的玻璃塊的存在,減少了部分數量;濾光片本身參與了光線的折射和反射,使得濾光片設計尺寸得以擴大,降低了產品小型化過程中對濾光片的尺寸限制。且濾光片本身具有分光功能,提高了整個波分組件的分波精度,且本發明中的濾光片替代了原有的玻璃塊,縮小了整個波分組件的體積,可以實現更小光線間距的分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纖通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波分組件及波分組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波分組件,通常采用一整塊玻璃塊,在玻璃塊的一側鍍膜,另一側安裝濾光片,當入射光從玻璃塊鍍膜的一側入射后,在玻璃塊中折射,,到達濾光片后反射或透過,實現光線的獨立分開,完成分波功能。
但是,現有技術中的波分組件受濾光片的尺寸限制,無法批量使用0.25mm的濾光片,且整個波分組件的體積較大,無法實現更小光線間距的分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波分組件及波分組件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波分組件,包括第一濾光片、第i+1濾光片,其中i大于或等于一;
所述第一濾光片設有第一鍍膜面與第二鍍膜面,在所述第一鍍膜面上鍍制有增透膜,在所述第二鍍膜面上鍍制有第一個WDM膜;
所述第i+1濾光片均設有第三鍍膜面與第四鍍膜面,在所述第三鍍膜面上鍍制有高反膜,在所述第四鍍膜面上鍍制有第i+1個WDM膜;所述第一個WDM涂層與所述第i+1個WDM膜透過的光線的波長不同。
進一步地,包括第一濾光片、第二濾光片、第三濾光片及第四濾光片;
所述第一濾光片設有第一鍍膜面與第二鍍膜面,在所述第一鍍膜面上鍍制有增透膜,在所述第二鍍膜面上鍍制有第一個WDM膜;
所述第二濾光片、第三濾光片及第四濾光片均設有第三鍍膜面與第四鍍膜面,在所述第三鍍膜面上鍍制有高反膜,在所述第二濾光片、第三濾光片及第四濾光片的第四鍍膜面上分別鍍制有第二個WDM膜、第三個WDM膜、第四個WDM膜;
所述第一個WDM膜、第二個WDM膜、第三個WDM膜、第四個WDM膜透過的光線的波長不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濾光片、第二濾光片、第三濾光片及第四濾光片依次排列形成平行四邊形結構,所述第一鍍膜面與第三鍍膜面平齊,所述第二鍍膜面與所述第四鍍膜面平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濾光片與所述第二濾光片之間涂抹第一光學匹配膠,所述第一光學匹配膠的折射率與第一濾光片或第二濾光片的折射率呈線性相關。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濾光片與所述第三濾光片之間涂抹第二光學匹配膠,所述第二光學匹配膠的折射率與第二濾光片或第三濾光片的折射率呈線性相關。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濾光片與所述第四濾光片之間涂抹第三光學匹配膠,所述第三光學匹配膠的折射率與第三濾光片或第四濾光片的折射率呈線性相關。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濾光片、第二濾光片、第三濾光片及第四濾光片均為相同的平行四邊形結構。
相應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波分組件的制備方法,用于制備如上任一項所述的波分組件,包括:
將第一濾光片、第i+1濾光片依次排列,其中i+1大于或等于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伽藍致遠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伽藍致遠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03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