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資源映射、解資源映射的方法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相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80280.0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29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4 |
| 發明(設計)人: | 武傳國;是元吉;譚定富;唐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劉桂芝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資源 映射 方法 及其 控制 以及 相關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資源映射、解資源映射的方法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相關裝置,以利用較低的硬件開銷實現較高效率的資源映射或解資源映射。控制資源映射或解資源映射的方法包括:確定有效帶寬內M個RE組;根據待發送或待接收的信道和/或信號,確定M個RE組中的有效RE組和無效RE組;根據每個有效RE組內有效RE的位置,確定每個有效RE組的基礎圖樣類型,并生成第一參數;針對每個基礎圖樣類型,生成第二參數;輸出第一參數和第二參數,以控制資源映射或解資源映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資源映射、解資源映射的方法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相關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無線網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無線接入技術也在不斷演進。例如,從第二代(2G)通信技術演進到第四代(4G)通信技術,而今,第五代(5G)通信技術的時代已經來臨。其中4G通信技術又可以稱為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技術,5G通信技術又可以稱為新無線(New Radio,NR)通信技術。
為了支持無線技術的演進,同時兼容過去的無線技術,無線通信裝置往往是多模的,即同時支持多種無線通信制式,例如支持LTE和NR制式,即遵循LTE和NR的通信協議;無線通信裝置甚至還可以支持某些私有制式,或者說遵循某些私有協議。
目前,在多模通道裝置的資源映射和解資源映射過程中,需要較大的硬件開銷。因此,如何以較高的效率實現較低硬件開銷的資源映射和解資源映射,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資源映射、解資源映射的方法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相關裝置,以利用較低的硬件開銷實現較高效率的資源映射或解資源映射。
在一種實現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資源映射或解資源映射的方法,包括:確定有效帶寬內M個資源元素RE組,其中每個RE組包括A個RE,且對應一個頻域資源單元和A個連續的時域資源單元,其中M和A為正整數;根據待發送或待接收的信道和/或信號,確定所述M個RE組中的有效RE組和無效RE組,其中所述有效RE組包括至少一個有效RE,所述無效RE組不包括任何有效RE,所述有效RE上待映射數據或映射有數據,所述數據包括所述信道上承載的信息和/或所述信號;根據每個有效RE組內有效RE的位置,確定每個有效RE組的基礎圖樣類型;生成第一參數,所述第一參數包括M個標識域,每個標識域對應所述M個RE組中的一個RE組,且用于指示對應的RE組是否為有效RE組,且對于有效RE組,還用于指示所述有效RE組的基礎圖樣類型;針對每個基礎圖樣類型,生成第二參數,所述第二參數包括A個比特位,每個比特位對應一個RE,所述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所對應的RE是否為所述有效RE;輸出所述第一參數和所述第二參數,以控制資源映射或解資源映射。
相應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資源映射或解資源映射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確定有效帶寬內M個資源元素RE組,其中每個RE組包括A個RE,且對應一個頻域資源單元和A個連續的時域資源單元,其中M和A為正整數;獲取第一參數,所述第一參數包括M個標識域,每個標識域對應所述M個RE組中的一個RE組,且用于指示對應的RE組是否為有效RE組,且對于有效RE組,還用于指示所述有效RE組的基礎圖樣類型;根據所述第一參數,確定有效RE組和每個有效RE組的基礎圖樣類型;獲取每種基礎圖樣類型的有效RE組的第二參數,所述第二參數包括A個比特位,每個比特位對應一個RE,所述比特位的取值用于指示所對應的RE是否為有效RE;根據所述第二參數,將待發送的信道和/或信號映射到所述有效RE上,或從所述有效RE上提取待接收的信道和/或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02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