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屋頂滲漏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80202.0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37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邵偉芳;張智靚;吳利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M3/04 | 分類號: | G01M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奧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 地址: | 311231***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屋頂 滲漏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屋頂滲漏檢測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建筑屋頂滲漏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其中的主檢測裝置包括外殼、車輪、蓄電池、控制器、充電器、無線傳輸模組、扶桿支架、扶桿、攝像機支撐架、攝像機和顯示器,外殼包括下外殼和上外殼,上外殼設置在下外殼的上部,上外殼內形成一個上安裝室,下外殼內形成一個下安裝室,下外殼底部對稱設置有若干個車輪,蓄電池設置在下安裝室內,控制器、充電器、無線傳輸模組分別安裝在上安裝室內,蓄電池為整個主檢測裝置供電,充電器與蓄電池通過導線連接。本發明能夠實現建筑屋頂滲漏的連續在線檢測,得到屋頂滲漏的連續發展情況,節約時間,裝置的操作簡單,使用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屋頂滲漏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屋頂滲漏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房屋建造過程中,由于選材不合理施工方式不夠嚴謹科學、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等原因,導致目前我國房屋建筑的滲漏問題十分突出。房屋漏水會導致墻面發霉,滲漏的水在室內墻面的涂料、墻紙等表面產生潮濕、霉變,進而導致周邊的家居、實木地板等出現霉變、起殼脫落等現象,直接影響居住環境的美觀性。同時在連年滲漏的情況下,房屋結構受到侵蝕,鋼筋受到銹蝕,結構承載力大大降低,房屋的整體安全性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最終導致房屋的使用年限很難達到其設計的合理使用年限。
目前,在屋頂滲漏檢測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利用高壓氣體或高壓液體注入到屋頂縫隙中,然后利用與氣體或液體配合的傳感設備檢測其流向及位置,從而確定屋頂滲漏,該類檢測方法的檢測效率高,但是操作復雜,設備成本高,并且只能實現特定屋頂滲漏的檢測;第二類是較為傳統的檢測方法,即在屋頂上注入水體,通過人工觀察水體滲漏后形成的圖案確定滲漏的位置及強度,該類檢測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但是檢測效率低,由于屋頂滲漏通常需要觀察幾天時間,人工連續觀察滲漏情況耗時耗力,需要耗時幾天完成,往往只能得到一個幾天后的簡單滲漏結果,難以得到整個滲漏的發展情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屋頂滲漏檢測裝置,能夠實現建筑屋頂滲漏的連續在線檢測,得到屋頂滲漏的連續發展情況,節約時間,裝置的操作簡單,使用成本低。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建筑屋頂滲漏檢測裝置,包括主檢測裝置,所述主檢測裝置包括外殼、車輪、蓄電池、控制器、充電器、無線傳輸模組、扶桿支架、扶桿、攝像機支撐架、攝像機和顯示器,所述外殼包括下外殼和上外殼,所述上外殼設置在下外殼的上部,上外殼內形成一個上安裝室,所述下外殼內形成一個下安裝室,所述下外殼底部對稱設置有若干個車輪,所述蓄電池設置在下安裝室內,所述控制器、充電器、無線傳輸模組分別安裝在上安裝室內,所述蓄電池為整個主檢測裝置供電,所述充電器與蓄電池通過導線連接,所述控制器通過導線分別與無線傳輸模組、攝像機連接,所述顯示器固定在上外殼的外側,顯示器通過導線與控制器連接,所述上外殼頂部形成一個安裝平臺,所述攝像機支撐架安裝在上外殼頂部中央,所述攝像機安裝在攝像機支撐架內。
進一步地,建筑屋頂滲漏檢測裝置還包括多個子攝像組件,每個所述子攝像組件包括子攝像機支撐架、子攝像機和子攝像機底座,所述子攝像機安裝在子攝像機支撐架內,所述子攝像機支撐架固定在子攝像機底座上端;所述子攝像機通過導線與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主檢測裝置還包括攝像機轉角調節旋鈕,所述攝像機通過攝像機轉角調節旋鈕安裝在攝像機支撐架內,所述攝像機在攝像機支撐架內的安裝角度可以通過角度攝像機轉角調節旋鈕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子攝像組件還包括子攝像機轉角調節旋鈕,所述子攝像機通過子攝像機轉角調節旋鈕安裝在子攝像機支撐架內,所述子攝像機在子攝像機支撐架內的安裝角度可以通過子攝像機轉角調節旋鈕調節。
一種建筑屋頂滲漏檢測方法,使用上述的建筑屋頂滲漏檢測裝置,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主檢測裝置水平放置在屋體內地面上,并使得主檢測裝置中的攝像機朝向建筑的屋頂蓋底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802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