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顆粒狀種子精準播種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78444.6 | 申請日: | 202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29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霍倩;馬志凱;趙樹朋;苑光明;宋佳旭;鄭穎;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7/12 | 分類號: | A01C7/12;A01C7/20;A01C19/04;A01C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張慶瑞 |
| 地址: | 0710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顆粒狀 種子 精準 播種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小顆粒狀種子精準播種的裝置,該種小顆粒狀種子精準播種的裝置包括:機架、排種裝置、連接軸和地輪,機架一長邊的中間位置與車輛連接,排種裝置內設有轉軸,轉軸兩端設有外螺紋,多個排種裝置分別用螺栓固定在機架上,排種裝置上安裝有轉軸,轉軸兩端設有外螺紋,連接軸一端設有配合外螺紋的內螺紋孔,通過螺栓連接將地輪固定在連接軸上,轉軸的內螺紋與連接軸的外螺紋配合連接,使地輪與排種裝置固定連接,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小顆粒狀種子精準播種的裝置,操作簡單對使用者要求低,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小顆粒狀種子精準播種的裝置。
背景技術
播種是農作物栽培的重要環節,即將播種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數量,在特定的時節播入合適深度和類型的土壤層中,也是農業作業的首要環節。在科技發展迅速的當代,各式各樣播種機械代替了傳統的人力畜力勞動作業,現在使用自動化為了提高播種質量,但是自動化的播種機器對使用者要求較高,一旦誤操作容易對機器造成損壞,而且成本越是高昂,普及程度越是狹小,難以滿足使用者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顆粒狀種子精準播種的裝置,旨在解決自動化的播種機器對使用者要求高,且生產成本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小顆粒狀種子精準播種的裝置,包括:
機架,與車輛可拆卸連接;
排種裝置,上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兩端設有外螺紋,所述排種裝置與所述機架連接;
連接軸,一端設有配合所述外螺紋的內螺紋孔;
地輪,與所述連接軸連接,所述地輪用于帶動所述排種裝置內部旋轉進行播種。
優選地,所述排種裝置,包括:
殼體,設有排種孔和連接孔,所述殼體與所述機架連接;
窩眼輪,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窩眼輪上設有所述轉軸,所述轉軸穿過所述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與所述轉軸通過軸承配合連接;
排種管,與所述排種孔連接。
優選地,所述排種裝置還包括毛刷,所述毛刷置于所述窩眼輪上方,所述毛刷的刷頭與所述窩眼輪滑動連接,刷把與所述殼體連接,所述毛刷用于清掃所述窩眼輪上多余的所述種子。
優選地,所述窩眼輪包括:
第一外層圓環;
第二外層圓環;
中間層,為外環波浪狀圓環,波谷為窩眼,波峰與所述第一外層圓環和所述第二外層圓環的外環面內切,所述第一外層圓環、所述第二外層圓環和所述中間層通過所述轉軸連接。
優選地,所述排種裝置還包括補漏裝置,所述補漏裝置,位于所述窩眼輪上方,且置于所述毛刷前,所述補漏裝置一端與所述中間層上滾動,另一端與所述殼體滑動連接,所述補漏裝置用于補充所述窩眼缺少的所述種子。
優選地,所述補漏裝置,包括:
輥子,與所述中間層滾動連接;
方形板,下端設有配合所述輥子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所述輥子轉動連接,所述方形板與所述殼體滑動連接;
補漏盒,所述補漏盒置于所述殼體內盛裝所述種子;
漏盒擋板,一端與所述方形板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補漏盒滑動連接,所述漏盒擋板用于控制所述補漏盒的開關。
優選地,所述排種裝置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置于所述窩眼輪與所述殼體之間,所述彈性件用于減緩所述窩眼輪對所述殼體的沖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農業大學,未經河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84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粉碎雜物功能的污水泵裝置
- 下一篇:一種面齒輪支撐結構及傳動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