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V型推力桿的制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76111.X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84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翁明武;徐強;劉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德仕汽車部件(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德仕汽車零部件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C21D9/00;C22C21/02;C22C21/08;C22F1/043;C22F1/047 |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師瑋 |
| 地址: | 7100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推力 制造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V型推力桿的制造工藝,先整體鍛造毛坯,然后對毛坯機加工得到推力桿,緊接著處理推力桿表面;所述鍛造毛坯具體為:(1)利用鍛造設備對加熱到410?470℃的鋁合金坯料進行鍛打,得到推力桿毛坯;(2)切除推力桿毛坯的邊料;(3)對推力桿毛坯熱處理。由于鋁合金壓鑄過程中易熱裂,產生應力腐蝕裂紋的傾向性較大,現有的鋁合金壓鑄工藝適用于制造形狀復雜但強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本發明使用鋁合金鍛造工藝,鍛造時只需控制鋁合金壓鑄的溫度、保溫時間、鍛造速度便能制造出鋁合金坯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推力桿領域,尤其涉及一種V型推力桿的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V型推力桿是重型汽車上一種連接車橋與車架的裝置,用來傳遞牽引力、制動力及其對應的反作用力。V型推力桿的頂端端頭與車橋相連接,開口端的兩個端頭與車架連接。
V型推力桿目前主要結構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四個接口均為熱鉚接,該結構生產時需要3人協同工作,且尺寸精度難以保證;第二種為V型開口的兩端使用摩擦焊接,V型頂端采用熱鉚接,雖然一定程度減輕了推力桿的重量,但生產工藝復雜成本較高;第三種為四個接口均為摩擦焊成型,但工藝流程長,需要經過四次摩擦焊接成型,且焊接的參數及形位公差均對推力桿的強度影響較大。
此外,以上三種V型推力桿的管體及端頭均為碳鋼材料,碳鋼材料的V型推力桿存在重量較大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V型推力桿的制造工藝,簡化了V型推力桿的生產工藝,具有生產工藝流程短的優點。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V型推力桿的制造工藝,先整體鍛造毛坯,然后對毛坯機加工得到推力桿,緊接著處理推力桿表面;
所述鍛造毛坯具體為:
(1)利用鍛造設備對加熱到410-470℃的鋁合金坯料進行鍛打,得到推力桿毛坯;
(2)切除推力桿毛坯的邊料;
(3)對推力桿毛坯熱處理。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推力桿毛坯熱處理時先固溶處理再人工時效處理。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溶處理的過程為:將推力桿毛坯加熱到550±10℃溫度下保持2小時,然后淬火。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淬火轉移時間小于15秒,所述淬火時采用水淬,水溫為25-35℃。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人工時效處理的過程為:將固溶處理的推力桿毛坯在180℃環境下保溫10小時,接下來空冷。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鍛打過程為:加熱410-470℃、保溫100-170min后第一次模鍛,接下來再加熱至410-470℃、保溫30min后再第二次模鍛至設計尺寸,然后加熱至410-470℃、保溫10-15min。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鋁合金坯料中各元素含量如下:Si:1.2%~1.7%;Fe≤0.2%;Cu:0.4%~0.5%;Mn:0.3%~0.6%;Mg:1.1%~1.6%;Cr:0.2%~0.35%;Zn≤0.5%;Ti≤0.1%,其余為Al。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機加工推力桿的內孔,具體過程為:在立式數控車床上對毛坯的三個端頭進行機加工,得到裝配球鉸及擋圈所需的內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處理推力桿表面,具體過程為:對機加工后的推力桿進行表面處理,使之滿足技術要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德仕汽車部件(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德仕汽車零部件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德仕汽車部件(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德仕汽車零部件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611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