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易失緩存數據預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75433.2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6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倪茂;陳嵐;郝曉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3/06 | 分類號: | G06F3/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易失 緩存 數據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非易失緩存數據預取方法,包括:確定寄存器的飽和度;基于所述飽和度的值選擇預取器;利用所述預取器從內存中預取數據。根據寄存器的飽和度的大小自適應選擇具有不同預取能力的預取器,可有效地提高預取器從內存中預取數據的效率,減少預取次數,節約預取時間,從而提高處理器性能,降低緩存系統功耗。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數據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非易失緩存數據預取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由于目前的處理器性能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內存讀寫性能的增長速度,致使阻礙處理器性能提升的存儲墻問題變得日趨嚴重。增大緩存容量是緩解存儲墻問題的有效辦法之一,但是傳統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緩存存在漏電功耗高、存儲密度低等問題,使得在擴大緩存容量的同時,處理器芯片的面積和功耗也隨之增大。而新型非易失存儲技術,磁隨機存儲器(STT-RAM,Shared Transistor TechnologyRandom Access Memory),因其具有漏電功耗低、存儲密度高等優點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替代傳統SRAM緩存,構建大容量緩存的新一代存儲器件。
STT-RAM雖然具有優異的訪問速度,但存在高寫延時的問題,會降低CPU讀緩存的效率,增大緩存過程發生擁塞的可能性,同時,STT-RAM的高寫能耗的特性也會增大STT-RAM緩存的總能耗。因此,STT-RAM的讀寫不對稱性的問題對緩存整體性能造成了不良影響。
公開內容
為克服上述問題的至少一個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非易失緩存數據預取方法,包括:
確定寄存器的飽和度;
判斷所述飽和度的值;
當所述飽和度的值小于等于第一預設值時,選擇第一預取器;
當所述飽和度的值大于第一預設值且小于第二預設值時,選擇第二預取器;
當所述飽和度的值大于等于第二預設值時,選擇第三預取器。
可選地,所述第一預取器的預取強度大于所述第二預取器的預取強度,所述第二預取器的預取強度大于所述第三預取器的預取強度;所述第一預設值小于第二預設值。
可選地,所述寄存器用于存儲待執行訪存請求,所述待執行訪存請求的類型包括讀未命中請求和預取請求。
可選地,所述確定寄存器的飽和度,包括:
記錄所述寄存器中存儲的待執行訪存請求的總數量;
獲取所述寄存器的總條目數;
計算所述寄存器中存儲的待執行訪存請求的總數量與所述寄存器的總條目數的比值;
將所述比值確定為所述寄存器的飽和度。
可選地,利用硬件計數器記錄所述寄存器中存儲的待執行訪存請求的總數量。
可選地,所述確定寄存器的飽和度之前,包括:
接收當前訪存請求;
判斷所述當前訪存請求與所述寄存器中存儲的待執行訪存請求是否相同;
若所述當前訪存請求與所述寄存器中存儲的待執行訪存請求不相同,則將所述當前訪存請求存儲進所述寄存器中;
若所述當前訪存請求與所述寄存器中存儲的待執行訪存請求相同,則丟棄所述當前訪存請求。
可選地,所述預取強度的表征參數包括預取距離和預取深度。
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非易失緩存數據預取裝置,包括:
確定模塊,用于確定寄存器的飽和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54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游戲平臺內的互動方法
- 下一篇:一種微孔荔枝保鮮膜及其制備方法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