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田井噴搶險用井口裝置的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75277.X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0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斌;張潤澤;王成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成良 |
| 主分類號: | E21B33/03 | 分類號: | E21B33/03;E21B33/06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羅文遠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東營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田 井噴 搶險 井口 裝置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田井噴搶險用井口裝置的使用方法。其技術方案是:包括井噴搶險防噴器和作業用自鎖防噴器,搶險專用防噴器安裝在大四通上方,作業用自鎖防噴器安裝在搶險專用防噴器的上方,在作業用自鎖防噴器的頂部設有防噴過渡連接器和光桿密封器;井噴搶險防噴器本體的底部通過安全壓帽連接雙半傳力塊和疊合托盤,并在雙半傳力塊與安全壓帽之間安裝鎖塊;井噴搶險防噴器本體的中部設有關井液壓缸,關井液壓缸的內側設有關井閘板,通過關井閘板將井噴的油井關閉。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將專門設計的搶險專用防噴器通過專用的井噴搶險安裝器快速安裝在井噴的井口上,快速實現了對突發的井噴的控制;安全方便,實現快速搶險,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氣田井噴搶險裝置及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油田井噴搶險用井口裝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石油的開采過程中,天然氣井由于易噴,易爆,而對井口的要求較高,但是目前這些天然氣井的井口的情況卻是在原有的250井及350井井口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的簡單密封,而對井口,因為高壓、溢流等造成的危害,并沒有根本解決,如現有的法蘭盤連接結構,就無法實現在井噴時的快速連接,再如,閥門的閘板結構,無法實現氣井上的氣體自我鎖定安全關閉,在使用中存在著很大的隱患。
因此,當出現井噴事故時,操作人員無法封井,只能任由油氣從井下噴出,造成周邊環境的嚴重污染,甚至出現工作人員傷亡的重大安全事故,無法進行快速搶險封井,更沒辦法進行油田作業操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油田井噴搶險用井口裝置的使用方法,利用專用的井噴搶險安裝工具快速將井噴搶險防噴器固定在井口,實現封井操作,并進一步實現了井噴搶險防噴器與井口大四通的快速對接,再安裝專用的作業用自鎖防噴器,進行正常的油井作業操作。
本發明提到的一種油田井噴搶險用井口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包括井口法蘭(2)和大四通(4),大四通(4)固定在井口法蘭(2)上,其改進之處是:還包括井噴搶險防噴器(a)和作業用自鎖防噴器(b),所述搶險專用防噴器(a)安裝在大四通(4)上方,作業用自鎖防噴器(b)安裝在搶險專用防噴器(a)的上方,在作業用自鎖防噴器(b)的頂部設有防噴過渡連接器(13),并通過固定卡箍(14)連接光桿密封器(15);所述搶險專用防噴器(a)包括安全壓帽(5)、疊合托盤(6)、鎖塊(7)、梯形密封墊(8)、關井液壓缸(9)、井噴搶險防噴器本體(10)、關井閘板(11)和雙半傳力塊(16),所述井噴搶險防噴器本體(10)的底部通過安全壓帽(5)連接雙半傳力塊(16)和疊合托盤(6),并在雙半傳力塊(16)與安全壓帽(5)之間安裝鎖塊(7);所述的井噴搶險防噴器本體(10)的中部設有關井液壓缸(9),關井液壓缸(9)的內側設有關井閘板(11),通過關井閘板(11)將井噴的油井關閉;所述的井噴搶險防噴器本體(10)的頂部活動連接作業用自鎖防噴器(b),所述作業用自鎖防噴器(b)包括作業用自鎖防噴器本體(17)、防噴蓋板反轉扭簧(18)、防噴蓋板(19)、密封固定套(20)、防噴蓋板固定銷(21)、蓋板旋轉軸(22)、朝天密封件(23)和單向密封件(24),所述作業用自鎖防噴器本體(17)的中部設有上下過液通道,在上下過液通道的上部內壁設有單向密封件(24),在單向密封件(24)的下方水平方向的圓孔,在圓孔內安設密封固定套(20)、防噴蓋板固定銷(21)和蓋板旋轉軸(22),所述防噴蓋板固定銷(21)的內側設有蓋板旋轉軸(22),外層設有密封固定套(20),所述防噴蓋板(19)的一端與蓋板旋轉軸(22)活動連接,且在蓋板旋轉軸(22)上設有防噴蓋板反轉扭簧(18)。
優選的,上述防噴蓋板(19)的外端與朝天密封件(23)配合,所述朝天密封件(23)安設在作業用自鎖防噴器本體(17)的中部的上下過液通道上,且與蓋板旋轉軸(22)高度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成良,未經王成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52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