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水軟土層電力基坑內混凝土根基的澆筑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74865.1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70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杰昉;史才華;徐振春;鮑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昌盛電力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2 | 分類號: | E02D15/02;E02D17/02;E02D3/1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吳韻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銘陸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水軟 土層 電力 基坑 混凝土 根基 澆筑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水軟土層電力基坑內混凝土根基的澆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先在基坑內標記混凝土根基澆筑位置,再在澆筑位置上方鋪設40cm厚度的石英砂;S2、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入鋼管;S3、在澆筑位置四周挖設密封溝,在步驟一中石英砂的上方鋪設聚乙烯薄膜,并將聚乙烯薄膜的四角放入密封溝內,使用黏土進行回填壓實;S4、使用真空設備對步驟三中的聚乙烯薄膜內抽真空施工。該多水軟土層電力基坑內混凝土根基的澆筑方法,通過若干個呈正六邊形分布的鋼管和鋼管表面的透水孔以及圓鋼,增加了根基的穩定性,同時混凝土漿將透水孔流出,待硬化后增大了與多水軟土層的接觸面積和摩擦力,有效的提升根基的穩定性,避免造成根基塌陷的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根基澆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水軟土層電力基坑內混凝土根基的澆筑方法。
背景技術
多水軟土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壓縮性高、承載能力低的淤泥沉積物及少量腐殖質所組成的土,我國軟土分布廣泛,主要位于沿海、平原地帶、內陸湖盆、洼地及河流兩岸地帶,沿海、平原地帶軟土多位于大河下游入海三角洲或沖積平原處,如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帶,塘沽、溫州、閩江口平原等地帶;內陸湖盆、洼地則以洞庭湖、洪澤湖、久湖、滇池等地為代表;河流中下游兩岸漫灘、階地、廢棄河道等處也常有軟土分布;沼澤地帶則分仿著富含有機質的軟土和泥炭。
由于土基天然含水量大、壓縮性高、透水性差、抗剪強度低,易產生不均勻沉降,且多水軟土層地基強度低且一經擾動,土體結構便破壞,強度隨之削弱,因此在多水軟土層基坑內澆筑混凝土根基容易造成根基穩定性下降,嚴重的會造成塌陷的情況。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多水軟土層電力基坑內混凝土根基的澆筑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多水軟土層電力基坑內混凝土根基的澆筑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水軟土層電力基坑內混凝土根基的澆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先在基坑內標記混凝土根基澆筑位置,再在澆筑位置上方鋪設40cm厚度的石英砂;
S2、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入鋼管;
S3、在澆筑位置四周挖設密封溝,在步驟一中石英砂的上方鋪設聚乙烯薄膜,并將聚乙烯薄膜的四角放入密封溝內,使用黏土進行回填壓實;
S4、使用真空設備對步驟三中的聚乙烯薄膜內抽真空施工,在連續10天沉降速率小于1.0mm/天后對真空設備進行拆卸;
S5、使用抽水泵將鋼管內的水抽盡,并在鋼管的底部撒30mm厚的石灰粉;
S6、在鋼管內放置鋼筋籠,同時向鋼管內進行注漿,注漿壓力保持在0.1-0.5兆帕之間;
S7、注漿完畢后,使用混凝土震動棒對鋼管內的混凝土漿進行搗固處理,并在有光照的情況下,靜止7天待混凝土硬化;
S8、在混凝土根基澆筑位置上方搭接土模,在土模內搭建鋼筋網,并將鋼筋網與鋼筋籠使用扎絲連接;
S9、在步驟八的土模內澆筑混凝土漿,注漿壓力保持在0.1-0.5兆帕之間,并使用混凝土震動棒進行搗固處理,并在有光照的情況下,靜止7天待混凝土硬化,再拆除土模;
S10、在混凝土的上方根據電力設備的底座位置使用電錘鑿出邊長500mm*500mm,深度400mm的基礎坑,在基礎坑的表面搭建木模,向木模中澆筑混凝土漿,并在混凝土漿的上方放置墊鐵,同時使用混凝土震動棒進行搗固處理。
優選地,所述步驟二中鋼管的表面開設有若干個透水孔,且在混凝土根基位置插設的鋼管深度大于3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昌盛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昌盛電力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48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