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72790.3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97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廖健淞;白濤;司文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62 | 分類號: | H01M4/62;H01M4/3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張大保 |
| 地址: | 516000 廣東省惠州市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電池 樹枝 狀硅碳 復合 負極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的具體過程為:
(1)聚苯乙烯(PS)納米線的制備:先將多孔氧化鋁(AAO)模板在乙烯基三甲基硅烷溶液中超聲震蕩,然后自然晾干,再浸入偶氮二異丁腈的苯乙烯溶液中,在55~65℃下恒溫處理12~13h,制得氧化鋁/聚苯乙烯復合板,除去模板表面的多余的聚合物后使用稀鹽酸溶解模板,最后除去雜質并使用氨水調節pH值至中性,得到聚苯乙烯納米線溶膠分散液;
(2)樹枝狀介孔氧化硅殼層的合成:先將步驟(1)中得到的聚苯乙烯納米線溶膠分散液超聲分散30~40min避免團聚,然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和三乙醇胺(TEA),再加入氨水調節體系的pH值至弱堿性,升溫到60~65℃并磁力攪拌1~2h,之后滴加正硅酸乙酯(TEOS)和正乙烷,保持磁力攪拌10~11h,離心分離出固體物質,使用硝酸銨和無水乙醇的混合溶液洗去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最后在真空烘箱中干燥,得到聚苯乙烯納米線-樹枝狀介孔氧化硅復合材料;
(3)硅碳負極材料的合成:先將步驟(2)得到的復合材料在熱固性樹脂浸漬15~20min,取出后在40~60℃下干燥,然后置于真空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MPCVD)設備中,利用等離子體進行高溫碳化和還原處理,使樹脂和聚苯乙烯納米線碳化,同時對介孔氧化硅進行還原,再切換氣源并升溫沉積,出料,即可得到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所述切換氣源為氫氣/甲烷的混合氣體,氫氣、甲烷的氣體流量比例為400:15~18,升溫沉積的溫度為800~850℃,時間為4~6h,等離子體沉積速率控制為7~10nm/h,沉積的石墨層厚度小于50n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多孔氧化鋁模板的孔徑為20~30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超聲震蕩的頻率為30~50kHz,時間為2~3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偶氮二異丁腈的苯乙烯溶液的各原料配比為,按重量份計,偶氮二異丁腈0.5~1重量份、苯乙烯10~20重量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混合溶液的各原料配比為,按重量份計,硝酸銨1~6重量份、無水乙醇90~100重量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各原料配比為,按重量份計,聚苯乙烯納米線溶膠分散液50~100重量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15~20重量份、三乙醇胺5~10重量份、正硅酸乙酯35~70重量份、正乙烷10~20重量份。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熱固性樹脂為熱固性環氧樹脂、熱固性酚醛樹脂的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高溫碳化和還原處理中,等離子體的氣源為氫氣,微波等離子體溫度為450~650℃,處理時間為2~3h。
9.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一種鋰電池樹枝狀硅碳復合負極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279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NEQR表達的量子圖像自適應分割方法
- 下一篇:一種農用車儀表臺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