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結合空間結構和屬性信息的自適應鄰域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71753.0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51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禹文豪;陳佳鑫;張一帆;陳占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6Q10/06;G06Q50/26;G06F16/29 |
| 代理公司: | 武漢誠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65 | 代理人: | 邱琳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合 空間結構 屬性 信息 自適應 鄰域 確定 方法 | ||
1.一種結合空間結構和屬性信息的自適應鄰域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對GIS原始數據進行數據預處理得到各個空間對象的屬性信息,對屬性信息用矩陣的形式進行建模,構建信息矩陣X∈Rd×n=[x1,x2,...,xn],其中n表示空間對象的數量,d代表屬性信息的維度,列向量xi代表第i個空間對象的各種屬性信息;
(2)根據空間對象的類型對各個空間對象的空間結構進行建模,空間對象的類型包括點、線和面;具體包括以下過程:
對于類型為點的空間對象,即點對象,通過點對象之間的距離確定空間相似度矩陣S∈Rn×n;
對于類型為線的空間對象,即線對象,通過線對象之間的連通性,確定空間相似度矩陣S,連通性通過線對象之間的最短距離或偏轉角度衡量,空間相似度矩陣S中元素的大小用于表示兩個線對象之間的相關程度;
對于類型為面的空間對象,即面對象,通過面對象的幾何屬性和面對象之間的距離,來確定空間相似度矩陣S;
(3)基于空間對象的空間結構和屬性信息進行稀疏重建處理,并對優化過程進行迭代,得到表示空間對象之間相關性的最優重建權重矩陣,作為空間對象之間最優的鄰域關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合空間結構和屬性信息的自適應鄰域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類型為點的空間對象,即點對像,具體通過以下方法確定空間相似度矩陣S:利用泰森多邊形方法搜尋某個點對象的鄰接點,對它們的距離進行反距離加權計算,得到該點對象與其鄰域的空間相似度,進而構建所有點對象的空間相似度矩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合空間結構和屬性信息的自適應鄰域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類型為面的空間對象,即面對像,具體通過以下方法確定空間相似度矩陣S:首先確定面對象中心點,然后用泰森多邊形方法搜索每個面對像的鄰接對象,對它們的距離進行反距離加權計算,構建所有面對像的空間相似度矩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合空間結構和屬性信息的自適應鄰域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通過以下過程得到表示空間對象之間相關性的最優重建權重矩陣:
(3-1)輸入信息矩陣X、空間相似度矩陣S和第一調優參數ρ0、第二調優參數ρ1和第三調優參數ρ2;
(3-2)初始化重構權重矩陣α∈Rn×n=[α1,α2,...,αn],其中向量αi代表第i個對象和其他所有對象之間的相關性,將迭代次數t置為0;
(3-3)計算對角矩陣D,對角矩陣D的第i個對角元素值為
(3-4)更新重構權重矩陣α,更新后的重構權重矩陣為:
α=(ρ0XTX+ρ1D+ρ2I)-1(ρ0XTX+ρ2S)
其中I是一個n×n的單位矩陣;
(3-5)重復步驟(3-3)至步驟(3-4),直到目標函數的值趨于穩定,目標函數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合空間結構和屬性信息的自適應鄰域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結束后,將所有空間對象之間關系的最優權重矩陣用于實際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175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組合式多功能噴桿結構
- 下一篇:一種軟液袋軟管的開口裝置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