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境友好型Fe@C復合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71645.3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59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慶偉;曾敏;劉玨;于榮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1/02 | 分類號: | C08L1/02;C08K9/10;C08K3/04;C08K3/08;C08L5/08;C08L67/04;C09K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境友好 fe 復合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境友好型Fe@C復合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將尿素和鐵鹽溶于溶劑中,攪拌至充分溶解;再將混合溶液移至聚四氟乙烯不銹鋼反應釜中進行水熱反應,反應結束后離心洗滌并干燥得到鐵的氧化物納米粒子備用;將合成的納米粒子超聲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加入Tris堿和鹽酸多巴胺,攪拌數小時;離心清洗并干燥后將所得產物置于管式爐中退火;將收集的退火產物與可降解材料復合,即得到鐵包覆碳復合吸波材料。制備方法簡單、制備過程綠色無污染、產物可降解。所制備的材料具有優異的吸波性能,材料在服役后可以降解,避免了材料在制備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污染,該材料有望應用于吸波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波材料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環境友好型Fe@C復合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通信、軍用和商用雷達系統等技術的高速發展與普及,電磁干擾問題日益嚴重。電磁波污染不僅影響信息安全,而且危害人體健康,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微波吸收材料能將電磁能轉化為熱能,可有效地解決電磁輻射問題,因此制備輕、薄、強的微波吸收材料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目前,可用于微波吸收的材料有碳材料、金屬及合金、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碳化物、高分子、金屬/碳復合材料等。
在現有的系統中,金屬粉末吸波材料因具有強吸收、制備工藝簡單等優點而獲得了廣泛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然而,單一的吸波材料,如金屬、碳材料等,存在吸波機制單一,阻抗匹配較差等問題,無法滿足對新型吸波材料的要求。因此,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將不同吸收機制的材料結合起來,制備復合吸波材料,利用多組分之間的協同效應,以獲得更好的吸波性能。例如,將鐵與石墨烯、碳納米管等碳材料結合成為了當前的一大研究熱點。
此外,現有的吸波材料研究多集中于如何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有效吸收帶寬和最佳反射損耗),而忽略了材料在制備過程的綠色環保,產物的可降解。例如,硫化、硒化、磷化等過程,會產生有毒物質,對環境造成危害。因此,制備工藝簡單、綠色無污染、產物可降解的吸波材料成為吸波材料研究的一個方向。
聚乳酸、殼聚糖、纖維素等材料均為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優異的生物降解特性,然而其在吸波領域的應用卻鮮有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環境友好型Fe@C復合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環境友好型Fe@C復合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
(1)合成鐵的氧化物納米粒子:
稱取一種可溶性鐵鹽,溶于溶劑中,加入尿素,恒溫攪拌至充分溶解后,轉移至聚四氟乙烯不銹鋼反應釜中進行水熱反應,反應結束后離心收集沉淀并洗滌,真空干燥后即得到鐵的氧化物納米粒子;
(2)合成Fe@C復合材料:
將步驟(1)所得鐵的氧化物納米粒子超聲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加入Tris堿形成緩沖溶液,再加入多巴胺,常溫攪拌數小時后,多次離心洗滌至濾液澄清,真空干燥后置于管式爐中加熱燒結,即得到Fe-C復合材料,記為Fe@C;
(3)合成Fe@C/BM復合材料:
將步驟(2)所得Fe@C產物與生物可降解材料(記為BM)混合,加入溶解液,使得生物可降解材料完全溶解,靜置數小時,待溶解液蒸干,得到的Fe@C/BM復合物即為所述環境友好型Fe@C復合吸波材料。
由上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環境友好型Fe@C復合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制備過程綠色無污染,產物可降解,所制備的材料具有優異的吸波性能。由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加入,使得材料在服役后可以降解,避免了材料在制備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污染,該材料有望應用于吸波領域。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164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腎內科透析管固定裝置
- 下一篇:金屬粒子增強的二氧化鈦抗菌復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