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筒體四周懸挑結構的提升安裝方法及其提升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70516.2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05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文雁;潘文智;趙闖;曹佐盛;張堅洪;成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10 | 分類號: | B66C1/10;B66C13/00;B66F3/24;E04G21/14;E04G21/16;E04G3/18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四周 結構 提升 安裝 方法 及其 工裝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筒體四周懸挑結構的提升安裝方法及其提升工裝,屬于建筑鋼結構技術領域。提升工裝包括工裝橫桿、工裝反力梁、工裝豎桿、斜撐、提升吊點;工裝橫桿在提升結構與核心筒連接的橫梁之間拉結,工裝反力梁在角部位置的橫梁之間拉結,形成多層環形箍受力體系;工裝豎桿設置在工裝反力梁之間,局部形成空腹桁架結構;提升吊點設置在核心筒的四個角部位置。本發明通過設置多道環形箍和X形斜撐,將去除核心筒后的四周懸挑結構轉換成具有足夠的抗側和抗扭剛度的整體提升單元,即原結構八點受力轉換成提升單元四點受力,提升點數量減少一半,確保了提升效率和安裝精度且節約提升工裝用鋼量,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筒體四周懸挑結構的提升安裝方法及其提升工裝,屬于建筑鋼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筒體四周懸挑結構,筒體一般為混凝土核心筒或鋼框架核心筒,四周懸挑結構一般為懸挑桁架結構,其核心筒傳遞懸挑桁架最上層弦桿、斜拉桿拉力以及最下層弦桿推力,最終將四周懸挑結構的豎向荷載傳遞至基礎。當懸挑桁架距離地面高度較大且懸挑距離大時,若選用搭設支撐架原位吊裝方案或無支撐安裝方法,核心筒之間主梁需分段吊裝或高空接裝,從經濟性和安全性方面分析均不是最優方案。
因此可采取整體提升的方式,但存在以下關鍵問題:
1)去除核心筒后,懸挑區域分散成多個零散獨立單元,需設置工裝保證各零散獨立單元形成滿足提升要求的整體結構;
2)對接口數量較多,需保證與核心筒連接構件相互之間的豎向和水平相對剛度,確保協同變形,控制結構整體變形以及對接口之間相對變形,滿足對接精度;
3)懸挑長度不對稱,整體抗扭剛度較弱,提升過程中整體結構上下方向有翻轉趨勢,提升單元整體和局部的非對稱性極易造成提升過程中結構整體及對接口發生較大變形,從而提升就位后無法滿足對接精度要求,結構形態及桿件內力均與設計狀態發生較大變化,結構使用狀態安全性降低。
為解決以上關鍵問題,研發一種將去除核心筒后的四周懸挑結構轉換成具有足夠的抗側和抗扭剛度的整體提升單元、并且滿足提升單元端口與上部牛腿端部對接精度要求的提升安裝方法及其提升工裝,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意義,是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基于此,做出本申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筒體四周懸挑結構整體提升施工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筒體四周懸挑結構的提升安裝方法及其提升工裝,是一種將去除核心筒后的四周懸挑結構轉換成具有足夠的抗側和抗扭剛度的整體提升單元,并且滿足提升單元端口與上部牛腿端部對接精度要求的提升安裝方法及其提升工裝,以保證提升效率和安裝精度并減少提升工裝用鋼量。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筒體四周懸挑結構的提升工裝,包括多根主梁、工裝橫桿、工裝反力梁、工裝豎桿、斜撐和提升吊點等;所述筒體四周懸挑結構包括核心筒及其主體結構、以及位于核心筒四周的八榀懸挑桁架,每一層中每一側的主梁之間設置至少一根工裝橫桿;每一層相鄰兩側的主梁之間設置至少一根工裝反力梁;最上層的反力梁上設有提升吊點;上下相鄰的兩根反力梁之間設有工裝豎桿;上下相鄰的兩根工裝橫桿之間設有斜撐;所述核心筒的主體結構的四個角上均設有一提升反力架,每個提升反力架上安裝有一提升器,提升器的鋼絲繩與相應位置的提升吊點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工裝豎桿設置在上下的工裝反力梁之間,形成空腹桁架結構;所述的斜撐設置在上下的工裝橫桿之間,形成X型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的提升吊點與工裝豎桿的中心線共線,設置在核心筒的四個角部位置,通過四個角部提升點提升核心筒相連的八榀懸挑桁架。
一種筒體四周懸挑結構的提升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提升結構與主體結構的分段口,其中主體結構包括主體結構柱和牛腿,分段口兩側分別為牛腿和主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05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