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燃煤電站鍋爐SCR系統綜合性能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70337.9 | 申請日: | 202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09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利孟;董信光;侯凡軍;趙中華;劉景龍;張緒輝;劉科;王海超;崔福興;楊興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6 | 分類號: | B01D53/86;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 地址: | 250003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燃煤 電站 鍋爐 scr 系統 綜合 性能 方法 | ||
1.一種改善燃煤電站鍋爐SCR系統綜合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脫硝催化劑層后煙道截面NOx分布偏差系數;若偏差系數小于20%,則系統不動作,若偏差系數>20%,則進行下一步;
動態調整噴氨支管的噴氨量;將脫硝催化劑層前的煙道劃分為M×N個區域,通過脫硝催化劑層前的煙氣流速測量裝置和煙氣成分分析裝置測量每個區域的煙氣流速和煙氣成分,并按照各區域尺寸計算出區域對應的煙氣量,結合相應區域煙氣中的NOx濃度,按照相關標準計算得到各區域的理論噴氨量;根據理論噴氨量對噴氨支管進行調整,每次調整后測量脫硝催化劑層后的NOx分布偏差系數;
判斷區域催化劑是否活性降低或失活;通過測量脫硝催化劑層前后的煙氣成分,得到各區域催化劑的脫硝效率,對于噴氨量已達到理論噴氨量相應倍數或噴氨支管的閥門已全開的區域,若脫硝效率低于設定值,則判斷該區域催化劑存在活性降低或失活現象;
對噴氨量、煙氣量進行粗分配;粗分配方法為:對于判斷催化劑活性降低或失活的區域,減少其噴氨支管的噴氨量,使其處于理論噴氨量的設定比例內;整體調整噴氨格柵前的導流板開度,減少流經催化劑活性降低或失活區域噴氨支管的煙氣量,增加流經脫硝效率較高的催化劑區域上游噴氨支管的煙氣量;
對噴氨量、煙氣量進行精調節;精調節方法為:當調整噴氨格柵前彎道的導流板角度無法實現催化劑層后NOx濃度分布偏差Cv小于設定值時,則采用調整催化劑層前彎道中的可調導流板角度的方式對流經系統的煙氣量再次分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燃煤電站鍋爐SCR系統綜合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噴氨格柵的分布情況將脫硝催化劑層后的煙道劃分為M×N個區域,并通過煙氣分析裝置測量每個區域內的NOx和O2;通過計算得到NOx分布偏差系數Cv。
3.應用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種改善燃煤電站鍋爐SCR系統綜合性能的方法的系統,包括煙道、噴氨格柵、脫硝催化劑層,其特征在于,噴氨格柵和脫硝催化劑層前側的煙道段內設置可調節導流板裝置,噴氨格柵后側和催化劑層前側設置煙氣流速測量裝置,脫硝催化劑層前側、后側分別設置煙氣成分測量裝置;所述可調節導流板裝置的開合角度及噴氨格柵的噴氨量通過智能控制模塊控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改善燃煤電站鍋爐SCR系統綜合性能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節導流板裝置包括直煙道組合導流板、彎道組合導流板,直煙道組合導流板、彎道組合導流板分別連接擋板執行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改善燃煤電站鍋爐SCR系統綜合性能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道組合導流板包括固定弧形板和若干第一可調直板,第一可調直板沿固定弧形板長度方向分布,并與固定弧形板鉸接;直煙道組合導流板包括鉸接在一起的固定直板和第二可調直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改善燃煤電站鍋爐SCR系統綜合性能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調直板沿煙道寬度方向的數量等于噴氨格柵中噴氨支管沿煙道寬度方向布置的個數,沿煙道深度方向的數量等于噴氨支管沿煙道深度方向布置的個數;所述固定弧形板的個數等于噴氨支管沿煙道深度方向布置的個數。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種改善燃煤電站鍋爐SCR系統綜合性能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煙道組合導流板沿煙道寬度方向的數量等于噴氨支管沿煙道寬度方向布置的個數,沿煙道深度方向的數量等于噴氨支管沿煙道深度方向布置的個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70337.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