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揮發組分脫除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63124.3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696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齊;袁煒;焦洪橋;王林;李剛健;方偉;金政偉;王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9/00 | 分類號: | B01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邱成杰 |
| 地址: | 750001 寧夏回族***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揮發 組分 脫除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煤化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揮發組分脫除裝置,所述揮發組分脫除裝置包括殼體(1)和脫揮氣加入單元(2),所述殼體(1)內形成有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的一端為進料口另一端為出料口,所述脫揮氣加入單元(2)包括利用第一脫揮氣流化所述殼體(1)內物料的第一分布器(3)和利用第二脫揮氣流化所述殼體(1)內物料的第二分布器(4),所述第一分布器和所述第二分布器在落料方向上間隔布置,所述第一分布器和所述第二分布器與所述殼體(1)的內表面之間分別形成第一落料間隙(30)、第二落料間隙(40)。本發明的揮發組分脫除裝置和具有攪拌單元的凈化倉連接能夠有效脫除聚合物中的揮發組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化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揮發組分脫除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Novolen聚丙烯生產工藝中,聚合物脫除揮發組分一般采用高低壓閃蒸法、機械攪拌法、抽真空法等方法,但效果一般,未能有效解決聚合物中揮發組分含量偏高帶來的氣味問題,嚴重制約產品的推廣應用。機械攪拌法通過用機械攪拌使物料在凈化倉中的翻動以將聚合物中的揮發組分逸出,這種方法簡單有效,因此得到廣泛應用。現用的機械攪拌法有的僅在凈化倉中設置攪拌器,有的在凈化倉的底部還設置了氮氣吹掃裝置,但是目前凈化倉中排出的聚合物中揮發組分含量仍然偏高,不能有效解決聚合物中揮發組分含量偏高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研發一種新的揮發組分脫除裝置,以更高效的去除聚合物中的揮發組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從凈化倉中排出的聚合物中揮發組分含量仍然偏高的問題,提供一種揮發組分脫除裝置,該揮發組分脫除裝置具有可以有效脫除聚合物粉料中夾帶的揮發組分。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揮發組分脫除裝置。所述揮發組分脫除裝置包括殼體和脫揮氣加入單元,所述殼體內形成有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的一端為進料口另一端為出料口,所述脫揮氣加入單元包括利用第一脫揮氣流化所述殼體內物料的第一分布器和利用第二脫揮氣流化所述殼體內物料的第二分布器,所述第一分布器和所述第二分布器在落料方向上間隔布置,所述第一分布器和所述第二分布器與所述殼體的內表面之間分別形成第一落料間隙、第二落料間隙。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分布器位于所述第一分布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分布器的徑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分布器的徑向尺寸。
進一步的,所述脫揮氣加入單元包括連通所述第一分布器的第一脫揮氣加入子單元,所述第一脫揮氣加入子單元包括將所述第一脫揮氣流量控制在第一設定范圍內的第一控制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脫揮氣加入單元包括和所述第一脫揮氣加入子單元匯合后連通所述第一分布器以輸送蒸汽的蒸汽加入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脫揮氣加入單元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脫揮氣和所述蒸汽形成的混合氣的溫度在第二設定范圍內的第二控制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脫揮氣加入單元包括連通所述第二分布器的第二脫揮氣加入子單元,所述第二脫揮氣加入子單元包括控制所述第二脫揮氣流量在第三設定范圍的第四控制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脫揮氣加入子單元包括控制所述第二脫揮氣的溫度在第四設定范圍內的第二脫揮氣恒溫單元;所述第二脫揮氣恒溫單元包括連接在第二分布器和第二脫揮氣源之間的脫揮氣加熱器和控制所述脫揮氣加熱器內部溫度的第三控制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設置為用于連接到凈化倉的出料端口的落料管道,所述落料管道的進料口連接所述凈化倉的出料端口,所述落料管道的出料口通往指定地點。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設置為凈化倉,所述揮發組分脫除裝置包括執行結構位于所述凈化倉內的攪拌單元,所述攪拌單元位于所述第二分布器和所述第一分布器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31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