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防盜門鎖及開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62702.1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7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朱文平;黃淋;陳開君;陳耀榮;孫海粟;蔡立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志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47/00 | 分類號: | E05B47/00;E05B63/00;E05B19/00;E05B15/00;G07C9/00 |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戚秋鵬 |
| 地址: | 31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防盜 門鎖 開鎖 方法 | ||
1.一種智能防盜門鎖,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和門鎖主體(2),所述固定支架(1)安裝在門體室內一側的原有門鎖上,所述門鎖主體(2)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所述門鎖主體(2)內分別設置有鑰匙套組件(3)、驅動機構和主控單元,所述鑰匙套組件(3)內安裝有與所述原有門鎖匹配的鑰匙(4);所述鑰匙套組件(3)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主控單元連接,所述主控單元用于控制所述驅動機構工作或停止,所述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鑰匙套組件(3)轉動,進而使所述鑰匙(4)轉動進行開鎖或關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盜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的一端對稱設置有連接耳(5),所述連接耳(5)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6),所述固定支架(1)的下側設置有第二安裝孔(7);所述固定支架(1)的另一端對稱設置有限位柱(8),所述門鎖主體(2)上設置有與所述限位柱(8)配合的葫蘆孔(9)。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盜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鑰匙套組件(3)包括外套管(10)和套裝在所述外套管(10)內的內套管(11),所述鑰匙(4)固定在所述內套管(11)內;所述外套管(10)上對稱設置有第一腰形槽(12),第一調節螺釘(13)穿過所述第一腰形槽(12)與所述內套管(11)螺紋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防盜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管(11)內分別設置有用于限位所述鑰匙(4)的前限位件(14)和后限位件(15),所述內套管(11)上對稱設置有第二腰形槽(16),固定螺釘(17)穿過所述第二腰形槽(16)與所述前限位件(14)螺紋連接;所述內套管(11)后端螺紋連接有第二調節螺釘(18),所述第二調節螺釘(18)的端部抵靠在所述后限位件(15)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盜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19)和轉動件(20),所述驅動電機(19)與齒輪(21)連接,所述轉動件(20)上固定有與所述齒輪(21)嚙合的外齒圈(22);所述轉動件(20)內設置有用于插接所述鑰匙套組件(3)的插槽(23)。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防盜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件(20)包括滾圈(24)和套裝在所述滾圈(24)內的內柱體(25),所述滾圈(24)的內壁面上環形等間距設置有多個凸起(26),所述內柱體(25)的外圓周面上環形等間距設置有多個與所述凸起(26)配合的凹槽(27);所述內柱體(25)包括第一半柱體(28)和第二半柱體(29),所述第一半柱體(28)上對稱設置有燕尾形凸起(30),所述第二半柱體(29)上設置有與所述燕尾形凸起(30)配合的燕尾槽(31),所述第一半柱體(28)和所述第二半柱體(29)上分別設置有U形槽,兩個U形槽圍成所述插槽(23);所述滾圈(24)的端部通過卡扣的方式固定有彈簧蓋(33),所述彈簧蓋(33)與所述鑰匙套組件(3)之間安裝有彈簧(34),所述彈簧(34)始終使所述鑰匙(4)有向所述原有門鎖靠近的趨勢。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防盜門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單元包括基板(35),所述基板(35)上分別設置有無線傳輸模塊、算法模塊和觸摸控制模塊;所述無線傳輸模塊用于與外部手機通信并執行開關鎖指令,所述算法模塊用于所述驅動機構算法的運行,所述門鎖主體(2)上設置有與所述觸摸控制模塊配合的觸摸開關(36);所述基板(35)上設置有光耦合器(37),所述轉動件(20)上設置有與所述光耦合器(37)配合的檢測孔(3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志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志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270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語種語音交互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物流信息交換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