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暖加熱器的感應加熱組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62601.4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43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馬志凱;馬祥龍;郭忠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佳暖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1/14 | 分類號: | F24H1/14;F24H9/00;F24H9/14;F24H9/18;F24H9/20;F24D1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贛林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陽市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地 加熱器 感應 加熱 組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暖加熱器的感應加熱組件,涉及地暖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和出水管均連接有兩端密閉的矩形管;進水管連接有水流感應開關;出水管連接有第一溫度感應器;兩矩形管間并聯有若干加熱管;加熱管套設有電磁感應線圈;加熱管內壁固定連接有加熱柱;加熱管連接有第二溫度感應器;加熱柱朝向進水管的一端為圓臺狀結構;加熱柱與加熱管間隙配合。本發明通過加熱管內設置加熱柱,使得加熱管內的水流中心被分開,從而使得水流均勻靠近加熱管壁流動,在電磁感應線圈的加熱管作用下,使得水流加熱更加均勻,大大的提高了加熱管的加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地暖加熱器的感應加熱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愈發提高,水地暖因安裝、使用成本低,供暖面積大,供暖時間長的特點近年來得到廣泛的應用。
常規手段通常是將加熱體放置于水體中來進行水體加熱,雖然可以起到加熱效果,但也存在著熱交換效率不高,水體溫度提升不均勻等問題。
而現有的水地暖通常采用電磁加熱即利用電磁感應原理來完成水體加熱,其原理:通過高速變化的交變電流在通過電磁感應線圈時會產生高速變化的交變磁場,當磁場內的交變磁力線通過加熱體時會在加熱體內產生無數的小渦流,使加熱體發熱來加熱水體。
但現有的水暖加熱器通過電磁感應加熱,由于水流在管道內流動,在加熱過程中管道內的水流仍存在加熱不均勻的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暖加熱器的感應加熱組件,通過加熱管內設置加熱柱,使得水流中心被分開能夠更加靠近加熱管壁流動,提高加熱的均勻性,解決了現有水流加熱不均勻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地暖加熱器的感應加熱組件,包括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均連接有兩端密閉的矩形管;所述進水管連接有水流感應開關;所述出水管連接有第一溫度感應器;兩所述矩形管間并聯有若干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套設有電磁感應線圈;所述加熱管內壁固定連接有加熱柱;所述加熱管連接有第二溫度感應器;所述加熱柱朝向進水管的一端為圓臺狀結構;所述加熱柱與加熱管間隙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管外壁套設有絕緣隔熱套,且絕緣隔熱套位于加熱管外壁與電磁感應線圈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管內壁固定連接有第一螺旋片。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管內壁固定連接有兩組第一擾流片;兩組所述第一擾流片成相互交錯排列。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柱兩端均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與加熱管內壁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柱一端面開設有定位孔,且另一端面開設有螺紋孔;一所述固定桿側面固定連接有與定位孔適配的定位柱;另一所述固定桿側面開設有與螺紋孔對應的連接孔,并穿插有與螺紋孔配合的螺釘。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為圓臺孔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柱周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二螺旋片。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柱周側面固定連接有兩組第二擾流片;兩組所述第二擾流片成相互交錯排列。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加熱管內設置加熱柱,使得加熱管內的水流中心被分開,從而使得水流更加靠近加熱管壁流動,使得水流加熱更加均勻,大大的提高了加熱管的加熱效率。
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佳暖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佳暖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26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