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流體的定量換向輸送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62448.5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79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知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D7/08 | 分類號: | B67D7/08;B67D7/7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12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體 定量 換向 輸送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流體的定量換向輸送裝置,兩個蓄水器的升壓管道的豎直管段內滑動配合地設有活塞推桿,該活塞推桿頂端伸出升壓管道的頂部;條形滑動板靠其中一個傾斜板的一側上固接有安裝板,該安裝板與主管道之間設有所述支撐座,支撐座與安裝板之間通過水平設置的歸位彈簧連接在一起,磁鐵與粘磁體吸附連接為一體,而條形滑動板的所述通孔進入到所述膨脹倉內;當另一側的所述活塞推桿推動相應的傾斜板時,克服所述磁鐵與粘磁體之間的吸附力且在歸位彈簧協助下,所述通孔回到所述主管道之內。本發明通過機械式控制結構,實現了流體定量注入后的自動換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流體的定量換向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程應用中,經常遇到需要對某種流體,例如水進行灌裝注入時,在注滿一定量后就必須停止注入的情況,而對于這種工況,目前采用的方法大多是采用定時定流速V的前提下,通過設定相應閥門的打開時間t,來控制注入量的,而實際生產生活中,很多時候流體的流速是不定的,無法通過流速V*t的方式來定量控制,因此適應工況范圍的局限性稍大。此外,若是閥門的電氣控制性能一旦失效,容器內的流體就會溢出或者液面陡增,導致容器溢出甚至爆裂,無法在達到而定注入量時及時切換流體流向進行換向引流,將流體及時引流出去或者是引流到其它預備好的容器中去,以備操作人員對已經裝滿的容器進行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適應工況范圍的局限性稍大且流體足量注入時無法自動及時換向引流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流體的定量換向輸送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主管道,以及連接在主管道下端的蓄水器;
在所述主管道的一側靠其入口端處鉸接有換向板,該換向板能鉸接轉動到既定位置而停留;在所述主管道的另一側設有一個膨脹倉,該膨脹倉的倉口與所述換向板相對設置,在膨脹倉內滑動配合有活塞板,該活塞板將膨脹倉分隔為左右兩個獨立的倉室,其中左倉室通過所述倉口與主管道連通,左倉室的上側壁開設有一道條孔,該條孔與換向管道的入口端連接;在右倉室內還設有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一端與所述活塞板端面相連,另一端連接在右倉室的倉底,以便在自然狀態下將所述活塞板頂至所述倉口處而將其封閉;所述換向板的鉸接結構須使得換向板朝膨脹倉一側轉動時,換向板的自由端能伸入到膨脹倉內而將活塞板推至露出所述條孔的位置處,且此時的換向板將主管道的管孔分隔為上下獨立的兩部分。
為手動操控換向板轉動,將固接于換向板上的鉸接軸一端延伸到主管道之外,然后優選地在該鉸接軸的端部固接一個方向盤狀的手輪結構以便轉動鉸接軸旋轉;而同時在鉸接軸露出主管道之外的部分內部徑向設有能彈性伸縮的伸縮銷,該伸縮銷的一端在頂推彈簧作用下被推至伸出鉸接軸表面的位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外壁上還固接有一個支撐環,該支撐環同軸套在鉸接軸的端部處,支撐環的內壁上具有兩個相鄰且間隔設置的凸起部,兩凸起部之間的間隙供所述伸縮銷的一端卡入,以使得鉸接軸與支撐環之間相對固定。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換向板的手動鉸接轉動,可以實現對流體的換向流動,結構簡單可靠,在需要時只需要轉動換向板,使得成為一個移動的橋梁,轉而嫁接到膨脹倉內即可實現換向引流。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條孔露出時的仰視圖;
圖4為升壓管道上部段處的一種結構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知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知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24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