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瀝青磚感應加熱修復鋼橋鋪面坑槽的效果評價實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62405.7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24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凱;徐曉倩;張玄成;許培欣;羅一;李先闖;黃沐陽;笪藝;童健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G01N3/20;G01N3/24;G01N1/28;G01N1/4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匯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朱朝明 |
| 地址: | 230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瀝青 感應 加熱 修復 鋪面 效果 評價 實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瀝青磚感應加熱修復鋼橋鋪面坑槽的效果評價實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作車轍板并切割;切割的車轍板在切割面涂抹瀝青并撒布感應材料;感應加熱修復車轍板;加工修復后的車轍板為三個小梁試件與三個斜剪試件并進行三點彎曲與斜剪實驗;制作馬歇爾試件并通過感應加熱與鋼板粘結成復合試件;對該復合試件進行層間剪切與拉拔實驗。本發明能夠解決目前缺乏量化的評價方法,會使修復效果反饋的可靠性大打折扣,難以科學的指導養護工作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瀝青路面坑槽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瀝青磚感應加熱修復鋼橋鋪面坑槽的效果評價實驗方法。
背景技術
21世紀我國現在是橋梁建設飛速發展的時代,目前已經進入了橋梁建設的高峰期。作為大跨徑鋼橋附屬設施的鋼橋面鋪裝層是直接鋪設在鋼橋面板上的承重結構物,起到保護鋼板并與鋼橋面板結構共同承重作用,具有滿足車輛行駛要求的路表功能,也是抵御鋼橋結構腐蝕破壞和提高鋼橋結構耐久性的第一道防線。因此極易產生嚴重的坑槽等病害。
坑槽作為瀝青路面常見的病害之一,不僅會縮短道路的使用壽命,還會影響行車的安全與舒適性,同時對鋼橋結構抵御腐蝕的能力造成極大削弱,因此鋼橋面坑槽修復是瀝青路面養護的工作重點之一。
運用預制瀝青磚通過感應加熱修復鋼橋面坑槽是一個非常新穎的技術,所以該技術的實驗方法與評價標準各異。缺乏量化的評價方法,會使修復效果反饋的可靠性大打折扣,難以科學的指導養護工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一種瀝青磚感應加熱修復鋼橋鋪面坑槽的效果評價實驗方法,能夠解決目前缺乏量化的評價方法,會使修復效果反饋的可靠性大打折扣,難以科學的指導養護工作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瀝青磚感應加熱修復鋼橋鋪面坑槽的效果評價實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鋼橋面瀝青混合料鋪裝設計的厚度與材料設計的目標配合比,采用輪碾法成型車轍板試件,將每個車轍板沿中線切割以等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作為原路面鋪裝,另一部分作為預制瀝青磚;
S2:將完成切割的車轍板的一部分放置于絕緣板上,另一部分在切割面涂刷一層瀝青,后均勻撒布粉末碎屑狀感應材料,每個車轍板切割面感應材料撒布密度在0.5g/cm2至2g/cm2之間梯度分布,撒布完成后,將兩部分在切割面拼接,按壓緊實并用絕緣膠帶沿車轍板的四周綁扎固定;
S3:將感應加熱設備的感應線圈放置于車轍板上方,以2.5KW至4KW的功率和30KHz至45KHz的頻率加熱8分鐘至12分鐘,用光纖測溫儀記錄切割面加熱過程的溫度;
S4:加熱完成后成型復合車轍板試件,沿垂直愈合面方向將車轍板等分切割,每部分均分三等分并沿垂直愈合面切割成兩組復合小梁試件;
S5:將一組小梁進行三點彎曲實驗,實驗過程中確保修復界面處于壓頭正下方;將另一組小梁切割加工為三個70mm×40mm×40mm的剪切試件,且愈合面處于試件中間位置,然后進行斜剪實驗;
S6:根據鋼橋面瀝青混合料鋪裝設計的厚度與材料設計的目標配合比,基于馬歇爾設計法制得與橋面鋪裝層厚度一致的馬歇爾試件,將10mm×101.6mm鋼板表面涂抹3mm厚度的高粘度改性瀝青作為防水粘結層,試件放置于鋼板上,以2.5KW至4KW的功率和30KHz至45KHz的頻率加熱8分鐘至12分鐘;
S7:加熱完成后,放置重物壓于馬歇爾試件上方,試件與鋼板粘結,冷卻24h后做層間剪切與拉拔實驗,每個實驗做三組,結果取平均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240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