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語義SLAM的移動機器人自動導航和目標識別算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62281.2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49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卑璐璐;黃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C21/20 | 分類號: | G01C21/20;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8;G06N7/00;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張旭 |
| 地址: | 22101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語義 slam 移動 機器人 自動 導航 目標 識別 算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語義SLAM的移動機器人自動導航和目標識別算法,通過語義SLAM和區域卷積神經網路進行結合,將卷積神經網絡基于語義分割機制,然后對采集的圖片進行處理,這樣方便提前定位到重要特征數據所在的區域,減少不必要的計算,調高運算速度和性能;同時,采用深度殘差網絡結構,這樣避免了梯度消失問題的發生,提高網絡訓練的效率,因此本發明不僅能保證移動機器人自動導航和目標識別的準確性,而且能有效提高自主導航過程和目標識別過程中的魯棒性,最終保證移動機器人的穩定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機器人自動導航和目標識別算法,具體是一種基于語義SLAM的移動機器人自動導航和目標識別算法。
背景技術
在智能制造或物聯網生產平臺中,不同類型的機器人或自主導航小車之間高效協同工作,對于智能生成自動化程度,以及生產合作高效化具有較大的影響,是衡量物聯網和智能制造過程中信息協同、高效互聯的重要參數指標。此外,利用視覺SLAM技術,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大量冗余傳感器數據,對于高效的生產平臺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語義分割在涉及極其復雜的場景情況下,需要一些特殊的關注,并且為了確保魯棒定位和建圖,更好的場景圖例,也就是大量對象之間的深度關聯挖掘需要進一步考慮。相對比,對象檢測適用于粗粒度的場景推理,而語義分割更為普遍,因為它適用于精細的場景處理。類似的,語義分割的發展經歷了從“機器學習為基礎”到“深度學習為基礎”的轉變。如今,CNN的引入已經極大的提升了對象分割的精度和效率;因此,對于構建語義SLAM系統的情況,通常首選基于CNN的解決方案。
區域卷積神經網絡(R-CNN)系列屬于典型的2-階段網絡,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以及最新的Mask R-CNN。R-CNN不僅是R-CNN系列的先驅網絡,同時也是最早采用基于CNN進行對象檢測任務的方法。原則上,R-CNN通過選擇性搜索生成區域建議,之后的特征提取和分類分別通過AlexNet和支持向量機(SVMs)實現。不同于R-CNN,Fast R-CNN改變了生成區域建議和提取圖像特征的順序,并且使用softmax替換了SVMs。Faster R-CNN受益于生成的對象建議,用來撿塊檢測速度的提升,而對象建議可通過區域建議網絡,輔助錨點和共享特征實現。顯而易見,Faster R-CNN更快,但是對于實時SLAM任務來說,它的檢測速度還不夠。相比而言,Mask R-CNN為了獲得更加精確的語義分割目標,犧牲了部分檢測速度;因此,它可以獲得一個實例級別的結果,也就是,每個檢測對象中的像素都有其唯一的類別。值得注意的是,最新類型的對象檢測算法實現同步完成目標定位和分類任務,而不是首先進行對象的2D定位。具有代表性的Yolo系列算法(已知的最快的語義提取器)采用S×S的網格替代區域建議,并且這些網格的分類類別作為最終檢測結果的理想候選結果。一般而言,Yolo系列的檢測速度滿足一般的實時語義SLAM系統,但是為了更高的準確度,最新的Centernet提供了一個新穎的基于特征點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工程學院,未經徐州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22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血糖儀的便攜式采血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