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網格化協變量因素的患病風險等級評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60509.4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13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龍華;張亞楠;邵玉斌;杜慶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6H50/30 | 分類號: | G16H50/30;G16H50/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王月松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網格 變量 因素 患病 風險 等級 評估 方法 | ||
1.一種基于網格化協變量因素的患病風險等級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S1網格化處理:將研究區域進行網格劃分,更有助于各網格患病風險的判別。網格化處理過程分為兩個步驟:建立網格、數據網格化預處理;
S2構建模型:假設模型,提取研究區域的平均相對風險,提取各個網格中的空間結構化效應項、空間非結構隨機效應項以及網格中對患病有影響的協變量因素項,確定模型。確定各參數的先驗分布,為進行參數后驗分布的計算與分析做準備;
S3計算模型參數的后驗分布:得到可以分析的模型后,通過以下九個步驟進行模型參數的后驗分布計算和分析。分別為:導入模型、檢查模型、數據加載和編譯、初始值設定、模型退火、患病風險變量監控、模型迭代、患病風險變量結果輸出、收斂性判別;
S4網格空間患病風險等級劃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網格化協變量因素的患病風險等級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網格化處理,包括兩個步驟:建立網格、數據網格化預處理;
S1.1建立網格:就是將研究區域進行網格劃分。對研究區域按地區,劃分成不同的網格,將以上網格用編號依次順序標記。
S1.2數據網格化預處理:劃分網格后,根據網格各自的空間位置,將已有的疾病數據進行調整劃分,把研究區域的疾病數據按網格收集整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網格化協變量因素的患病風險等級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參數構建模型,具體包括:
S2.1模型假設:針對研究疾病的特點,假設是服從某種分布的模型。
S2.2研究區域的平均相對風險:整個研究區域患病的平均相對風險
S2.3網格空間非結構隨機效應項:與各個網格的空間位置無關,隨機效應項可用于表示其它對患病風險有影響,但沒有包含在假設的模型中的自變量的影響效應。通常其先驗分布假定為是服從一個均值為0,方差為的正態分布。
S2.4網格空間結構化效應項:考慮空間鄰近網格之間的相互關系,通常其先驗分布假定為是一個條件自回歸過程;
S2.5網格中對患病有影響的協變量因素項:考慮對網格患病風險有影響的相關的協變量包含到模型中??紤]對網格內患病風險有影響的人口流動量、人口經濟水平、特殊人群比例、受教育程度以及醫療水平因素
S2.6確定以上參數的先驗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網格化協變量因素的患病風險等級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計算模型參數的后驗分布,包括以下步驟:
S3.1導入并檢查模型:將建立好的數學模型,用OpenBUGS的語言進行編寫和導入,檢查模型是否存在語法錯誤。
S3.2數據加載和編譯:檢查數據是否按正確語法導入。
S3.3初始值設定:對建立的模型中的相關參數進行后驗分布的估計計算前,對各參數的初始值進行賦值。
S3.4模型退火:為了消除初始值對抽樣的影響,拋去前面的部分抽樣。
S3.5患病風險變量監控:選擇需要觀察統計的變量,并監控該變量名。
S3.6模型迭代:對模型進行迭代運算。
S3.7患病風險變量結果輸出:模型迭代結束后,查看在模型迭代前指定需要的參數,獲得參數的后驗分布統計量。
S3.8收斂性判別:通過迭代軌跡圖和迭代歷史圖,觀察迭代軌跡和迭代歷史是否趨于穩定,驗證模型是否收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網格化協變量因素的患病風險等級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網格空間患病風險等級劃分。確定患病風險變量,對各個網格患病風險的均值,以適合風險值的精度進行分段劃分。確定患病風險等級,得到不同網格的患病風險等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6050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