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維抗沖擊負泊松比結構的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59250.1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92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雅洲;史小全;劉宏瑞;劉海濤;白臨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7 | 分類號: | G06F30/17;G06F30/27;G06F111/06;G06F113/26;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 沖擊 泊松比 結構 設計 方法 | ||
1.一種三維抗沖擊負泊松比結構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建立幾何模型,提取構建模型的結構參數;
步驟2:推導結構的相對密度、等效彈性模量、泊松比、失效應力與步驟1中提取的結構參數之間的關系;
步驟3:對步驟1的模型進行壓縮和沖擊仿真,根據仿真結果擬合應力應變曲線,利用應力應變曲線計算單位質量材料吸收能量,根據所需能量吸收性能確定步驟1中的各結構參數xn的取值范圍;
步驟4:對結構參數進行歸一化處理,確定歸一化后各結構參數與單位質量材料吸收能量之間的關系,獲得各結構參數對單位質量材料吸收能量的影響系數ti,取影響系數大于最大影響系數50%的結構參數,設為[y1,y2,…,ym]T;
步驟5:結合步驟2的計算結果,以初始峰應力和比吸能為目標對步驟4中選取的結構參數[y1,y2,…,ym]T進行優化;
步驟6:計算步驟5結構參數對應的初始峰應力和比吸能,若不符合要求則增加優化次數,再次進入步驟5迭代循環,當初始峰應力和比吸能達到要求時,結束循環;
步驟7:根據步驟6獲得的優化后的結構參數進行模型構建,得到目標模型優化后的三維抗沖擊負泊松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維抗沖擊負泊松比結構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2.1:建立相對密度、等效彈性模量、泊松比、失效應力與結構參數的函數關系;
步驟2.2:分析結構參數與結構性質的對應關系,通過計算獲取不同結構參數下的結構的性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維抗沖擊負泊松比結構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3.1,對步驟1的模型進行壓縮和沖擊仿真,推導應力應變之間的關系函數,利用仿真結果擬合關系函數中的參數,確定應力應變關系;
步驟3.2,根據步驟3.1中的應力應變關系計算單位質量材料吸收能量與應力之間的關系;
步驟3.3,根據步驟3.2獲得的單位質量材料吸收能量與應力之間關系確定步驟1中的各結構參數xn的取值范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維抗沖擊負泊松比結構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4.1,對步驟1中的結構參數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
式中:xi為步驟1中的結構參數,xmax為該結構參數可取的最大值,xmin為該結構參數可取的最小值;進而確定qi與單位質量材料吸收能量w之間的關系;
步驟4.2,根據步驟4.1獲得的qi與單位質量材料吸收能量w之間的關系,得到各歸一化參數qi對單位質量材料吸收能量的影響系數:
式中:w0為平臺應力增強區起始點時的單位質量材料吸收能量值,qi為歸一化后的結構參數,σ為負泊松比結構受力時的應力;
步驟4.3,根據ti的大小確定各結構參數對結構能量吸收性能的影響,取的參數為主要參數,記為[y1,y2,…,ym]T。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維抗沖擊負泊松比結構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5.1,建立優化模型:
min f(y)=(f1(y),...,fp(y))T
將其設計域記為S,如果能得到一個可行解y*∈S,使得對于有f(y*)<f(y),則稱y*為多目標優化問題的最優解,gi(y)≥0為不等式約束,hj(y)=0為等式約束,約束條件包括桿件幾何約束,結構強度約束,p為優化目標的個數,k1和k2分別為不等式約束和等式約束個數;
步驟5.2,選取最優拉丁方設計方法,在變量參數閾值范圍內選取N組采樣點,所述變量參數為[y1,y2,…,ym]T;
步驟5.3,利用最優拉丁方設計提取樣本,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多項式擬合;
步驟5.4,選取[y1,y2,…,ym]T的最高階數均為2階,并建立2階響應面模型;
步驟5.5,采用非支配排序遺傳算法NSGA-II對近似的2階響應面模型來進行多目標優化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925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