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茶散茶制備紅茶緊壓茶的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9059.7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34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鵬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安縣宏鑫茶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40;A23L5/20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61500 貴州省黔西***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茶 制備 緊壓茶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了紅茶散茶制備紅茶緊壓茶的工藝,涉及緊壓茶技術領域。該紅茶緊壓茶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保鮮液混合:將紅茶散茶與保鮮液按照質量比1:2?4分別加入,進入固液混合區內混合;步驟二,干燥加熱板加熱1?2小時使得水分和濕氣加熱蒸發;步驟三,軟化;步驟四,香氣烘烤熏蒸:烘烤產生的橙皮香氣在排風扇的風力作用下,與高溫蒸汽一起向上流動,熏蒸30?50min;步驟五,模壓包裝。本發明保鮮液的吸附能力強、干燥速度快、抗菌抑菌活性高,能夠去除紅茶散茶的異味;橙皮烘烤后產生的香氣配合高溫蒸汽不僅能夠軟化殺青,還可以使紅茶吸附橙皮的香氣,使得緊壓茶成品具有芳香氣味,泡茶品嘗時口味更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緊壓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紅茶散茶制備紅茶緊壓茶的工藝。
背景技術
現有采用紅茶散茶制備的緊壓茶,由于技術工藝存在缺陷,紅茶緊壓茶結構松散,特別是圖案復雜的紅茶緊壓茶,由于壓制工藝不到位,表面無光澤,一段時間后就風化松散解體,品質很差,不能作為緊壓茶工藝品使用展示。現有的紅茶緊壓茶工藝僅通過高溫蒸汽進行軟化后,干燥、緊壓得到,無法高效去除紅茶散茶的異味,更加無法添加芳香氣味以改善口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紅茶散茶制備紅茶緊壓茶的工藝。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紅茶散茶制備紅茶緊壓茶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保鮮液混合:將紅茶散茶與保鮮液按照質量比1:2-4分別沿加工設備的投料斗加入,進入固液混合區內,通過攪拌葉攪拌混合后,混合液聚集在排料板上;
步驟二,干燥:打開排料閥使得混合液流入干燥區,加熱板加熱1-2小時使得水分和濕氣加熱蒸發,打開電磁閥后,濕紅茶經過過濾板的過濾后沿排料管落下;
步驟三,軟化:濕紅茶落入容置腔內,蒸汽爐輸送的高溫蒸汽經蒸汽管向上流動與濕紅茶接觸,通風孔促進通風,加速茶葉的通風軟化;
步驟四,香氣烘烤熏蒸:烤箱內放置橙皮,烘烤產生的橙皮香氣在排風扇的風力作用下,與高溫蒸汽一起向上流動,穿過通氣網孔對紅茶熏蒸30-50min;
步驟五,模壓包裝:將熏蒸后的紅茶使用模具壓制成型,真空包裝即可。
進一步的,所述保鮮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1-2.5份抗壞血酸、2-5份焦亞硫酸鈉、1.5-2份山梨酸鉀、20-36份水。
進一步的,所述加工設備包括殼體,殼體的內腔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固液混合區、干燥區、軟化區、烘烤區,殼體的頂部設有進料斗。
進一步的,所述固液混合區的側壁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連接有水平貫穿固液混合區的攪拌軸,攪拌軸的徑向設有攪拌葉。
進一步的,所述固液混合區的底部設有排料板,排料板上設有排料閥。
進一步的,所述干燥區包括呈V型的加熱板,加熱板的中心部位設有過濾板,過濾板底部設有電磁閥。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板的過濾孔徑為0.4-0.8mm,過濾板的底部設有通向軟化區的多個排料管軟化區的底部設有軟化熏蒸板。
進一步的,所述軟化熏蒸板上環形陣列分布多個與排料管對應的容置腔,容置腔上設有通風孔,軟化熏蒸板位于容置腔外部分設有通氣網孔。
進一步的,所述烘烤區包括置于殼體內腔底部的多個烤箱,烤箱的上方設有多個排風扇,排風扇的排風方向朝向軟化熏蒸板。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的側壁設有蒸汽爐,蒸汽爐通過蒸汽管伸入烘烤區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安縣宏鑫茶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普安縣宏鑫茶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905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綠茶加工用的干燥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藥物維持治療的自助服藥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