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污染多級處理凈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8912.3 | 申請日: | 2020-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94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方銘科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8 | 分類號: | C02F9/08;C02F9/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小巨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凌立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污染 多級 處理 凈化 方法 | ||
1.水污染多級處理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調節:在調節池內投入厭氧污泥,投加的污泥量為30~50kg/m3,調節池的有效池容為:710 m3,至少需要污泥22噸,投加污泥后注入部分稀釋后的污水,內循環3~4天再進水,然后注入池體約三分之二的清水,在注入少量生產廢水,進水水量控制在設計進水的20%~30%左右,隨后逐步增加進水量,測定該混合廢水的PH并記錄,投加石灰調節污水PH至6~8;
2)沉淀:調節池排出的污水通過管道自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內加入聚合氯化鋁,利用機械攪拌進行混合反應,反應時間為3-5分鐘,再加入聚合硫酸鋁,進行攪拌混合,反應時間為13-15分鐘,加堿調整pH值到6.8~7.2范圍內,靜置,使產生的沉淀沉入池底;
3)有機物去除:將經過絮凝沉淀后的污水排入吸附池內,同時,將活性很強的活性污泥同步排入吸附池內,使活性污泥與污水充分接觸,接觸時間為40-60分鐘,吸附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后,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將經過泥水分離后的污水從臭氧池的上方排入臭氧池內;
4)溶解性有機物去除:在臭氧池內通入臭氧,通入的臭氧量為0.5-1mg/L,臭氧分三次以曝氣方式通入,其次,臭氧再以2.5-3.5mg/L的量通入,與污水接觸時間為10-13分鐘,然后,再將污水排入濾池內,濾池內設有多層活填料層,上側為活性炭填料層,活性炭粒徑8-30目,面積80 m2,空床濾速為10.94m/h,空床停留時間為12分鐘,下側設有砂層,平均粒徑為0.6mm,厚度為0.3-0.5m,污水經過填料層后,從臭氧池的底部排出;
5)滅菌:將從臭氧池內排出的污水排入封閉的滅菌池內,利用滅菌池內壁的紫外光燈發射的紫外線對滅菌池內的污水進行照射,紫外線的劑量為15-30mW/cm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污染多級處理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污水排入調節池的流經管道內依次設置粗格柵、中格柵和細格柵,并且粗格柵的規格為50-100mm,中格柵的規格為10-40mm,細格柵的規格為3-10mm,使污水依次流過粗格柵、中格柵和細格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污染多級處理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調節池和沉淀池之間設置曝氣沉砂池,在曝氣沉砂池內的一側通入空氣,使污水旋流運動,流速從周邊到中心逐漸減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與水分離,污水中的有機物和從砂粒上沖刷下來的污泥仍呈懸浮狀態,隨著水流進人后面的沉淀池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污染多級處理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調節池和吸附池之間設置氣浮池,利用氣浮池內的通氣系統,在污水中通入空氣,產生的微小氣泡可作為載體,使污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懸浮物等污染物黏附在氣泡上,通氣時間為10-15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污染多級處理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吸附池和臭氧池之間設置生物轉盤,轉盤盤片外緣與槽壁的凈距不宜小于150mm,盤片進水端宜為25-35mm,出水端宜為10-20mm,盤片在槽內的浸沒深度不應小于盤片直徑的35%?,轉軸中心高度應高出水位150mm以上,生物轉盤轉速宜為20-40r/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方銘科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東方銘科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891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照片分類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干濕兩用砂紙涂層膠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