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7730.4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1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鄭帥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嵊州市卡夢帝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30 | 分類號: | F04D29/30;F04D29/26;F04D29/62;F04D29/66;F24C15/20;F24C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義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潘欽穎 |
| 地址: | 31245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體式 集成 風輪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盤、定位環、中心柱、加強環、葉片和聚風機構,所述聚風機構通過所述中心柱連接所述底盤,所述定位環設于所述聚風機構上,且位于遠離所述底盤的一側,所述定位環靠近所述底盤的一側設置有所述加強環,所述葉片均勻設置在所述加強環與所述底盤之間,所述聚風機構上靠近所述定位環的一側設置有油煙分離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風機構包括套筒、立柱、隔板和聚風葉片組,至少五個所述立柱呈環形均勻設于所述套筒的外側,每個所述立柱均通過所述隔板連接所述套筒,所述聚風葉片組均勻設于相鄰兩個所述隔板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風葉片組包括第一聚風葉片、第二聚風葉片和第三聚風葉片,所述第一聚風葉片、所述第二聚風葉片和所述第三聚風葉片沿徑向由外向內依次設置,所述加強環與所述第一聚風葉片之間形成第一聚風通道,所述第一聚風葉片與所述第二聚風葉片之間形成第二聚風通道,所述第二聚風葉片與所述第三聚風葉片之間形成第三聚風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風葉片的出口端、所述第二聚風葉片的出口端與所述第三聚風葉片的出口端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煙分離機構包括油煙分離網、第一弧形條、直線條、第二弧形條和加強條,所述第二弧形條的兩端對稱設置有所述直線條,所述直線條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一弧形條固定連接所述加強條,所述第一弧形條、所述直線條、所述第二弧形條和所述加強條首尾連接形成封閉結構,所述油煙分離網設于所述封閉結構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頂端對稱設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與所述第一弧形條相匹配,所述套筒的頂端均勻設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與所述第二弧形條相匹配,所述隔板的頂面兩側對稱設置有直線槽,所述第一弧形槽與所述第二弧形槽之間通過所述直線槽連通,所述直線槽與所述直線條相匹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定位環上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孔相匹配的安裝孔,通過螺釘依次穿過所述安裝孔、所述螺紋孔和所述底盤,實現所述定位環通過所述立柱與所述底盤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設置有通孔,通過所述中心柱穿過所述通孔,實現所述套筒與所述底盤的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的旋轉角度和旋轉方向保持一致。
10.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分體式集成灶的聚風風輪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底盤、定位環和加強環加工
a、首先根據設計要求制作相應的底盤、定位環和加強環,底盤、定位環和加強環同心,且底盤、定位環和加強環的外徑相等;
b、然后對底盤、定位環和加強環的外側面進行打磨處理,沿著定位環的端面均勻開設至少五個安裝孔;
c、接著沿底盤和加強環相對的兩個端面上均勻開設用于安裝葉片的導向孔,保證底盤和加強環上的導向孔一一對應;
d、最后在底盤的中心開設用于安裝中心柱的定位孔;
2)聚風機構加工
a、首先根據定位環與底盤之間的間距確定套筒、中心柱和立柱的尺寸,加工相應的套筒、中心柱和立柱,沿套筒的軸向開設通孔,使通孔與中心柱相匹配,沿立柱的軸向開設螺紋孔;
b、然后加工相應尺寸的隔板,將每一個立柱均通過隔板連接套筒,立柱的分布角度與定位環上安裝孔的分布角度一致;
c、接著沿立柱、隔板和套筒的頂端對稱開設第一弧形槽、直線槽和第二弧形槽,使第一弧形槽、直線槽和第二弧形槽連通,且呈扇形結構;
d、最后根據設計要求加工相應的第一聚風葉片、第二聚風葉片和第三聚風葉片,將第一聚風葉片、第二聚風葉片和第三聚風葉片按設計要求沿徑向由外向內依次安裝在相鄰兩個隔板之間,保證第一聚風葉片、第二聚風葉片和第三聚風葉片的出口端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
3)葉片加工
根據加強環與底盤之間的間距確定葉片的尺寸,加工相應的葉片,并對葉片的外側面進行打磨拋光處理,使每個葉片的弧度保持相等;
4)油煙分離機構加工
a、首先根據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直線槽的尺寸加工相應的第一弧形條、第二弧形條和直線條,將兩個直線條對稱安裝在第二弧形條的兩端,再將兩個第一弧形條分別對稱安裝在直線條的另一端;
b、然后根據加強環的內徑確定加強條的尺寸,制作相應的加強條,將加強條的兩端固定連接兩側的第一弧形條,使加強條、第一弧形條、直線條和第二弧形條形成一個封閉結構;
c、接著根據封閉結構的尺寸加工相應的油煙分離網,將油煙分離網固定安裝在封閉結構內;
5)風輪裝配
a、首先將加強環通過葉片與底盤進行連接,保證每個葉片的旋轉角度和旋轉方向保持一致;
b、然后將聚風機構通過中心柱與底盤進行預定位,轉動聚風機構,將立柱轉動至設定的位置,使聚風機構上的第一聚風通道、第二聚風通道和第三聚風通道的出口端靠近葉片;
c、接著將加工好的油煙分離機構安裝至聚風機構上的相應位置處,直至沿整個聚風機構的進口端安裝完畢,再將加工好的定位環扣合在立柱的端部,通過螺釘依次穿過定位環上的安裝孔、立柱上的螺紋孔和底盤,實現定位環與底盤的固定連接,同時通過定位環將油煙分離機構上的加強環進行限位固定,此時擰緊中心柱,通過中心柱將油煙分離機構上的第二弧形條進行限位固定;
d、最后將定位環與加強環通過螺釘進行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嵊州市卡夢帝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嵊州市卡夢帝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773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