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背燒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7276.2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56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賴衛國;歸新龍;張德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船國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73/30 | 分類號: | B63B73/30;B63B73/20;C21D9/50;C21D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146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 背燒車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電動背燒車,包括車主體、電動馬達以及火工槍夾持機構,車主體包括車架、前輪組和后輪組,前輪組和后輪組均設置在車架的底部,火工槍夾持機構設置在車架的頂部,火工槍夾持機構用于夾持火工槍,前輪組與后輪組間隔分布,后輪組包括兩個后輪,兩個后輪分別位于車架的相對兩側,兩個后輪通過轉動軸連接,轉動軸連接電動馬達,電動馬達驅動轉動軸轉動,以帶動車主體運動。其通過電動馬達驅動,降低背燒作業的難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背燒車。
背景技術
在船舶建造中,大批量分段或片體制作完成后,均需要對板件的焊縫進行背燒,以矯正分段和片體的形變或消除焊接應力,進而保證分段或片體的焊接質量。
傳統的背燒作業是:采用人工手持火工槍進行背燒,但是此種方式工人勞作強度較大,作業效率較低,并且背燒質量不穩定。雖然市場上出現了一些背燒車,通過背燒車的車體夾持火工槍,在背燒作業的過程中一邊人工推動車體移動,一邊對分段或片體的焊縫背燒。由于此種背燒車是人工推動背燒車的車體移動,仍讓需要耗費工人的較大力氣,不利于減少工人的操作量,并且在推車的過程中不便于控制推動車體的作用力,從而使車速難以控制以及易使車體偏離分段或片體的焊縫,導致背燒作業難度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背燒車,其通過電動馬達驅動,降低背燒作業的難度。
為達到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電動背燒車,包括車主體、電動馬達以及火工槍夾持機構,所述車主體包括車架、前輪組和后輪組,所述前輪組和所述后輪組均設置在所述車架的底部,所述火工槍夾持機構設置在所述車架的頂部,所述火工槍夾持機構用于夾持火工槍,所述前輪組與所述后輪組間隔分布,所述后輪組包括兩個后輪,兩個所述后輪分別位于所述車架的相對兩側,兩個所述后輪通過轉動軸連接,所述轉動軸連接所述電動馬達,所述電動馬達驅動所述轉動軸轉動,以帶動所述車主體運動。
作為所述的電動背燒車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車架的頂端設置有用于安裝火工槍夾持機構的安裝桿,所述安裝桿的外周具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升降螺紋段,所述火工槍夾持機構包括升降套筒和火工槍夾持頭,所述升降套筒的底部套設到所述安裝桿的外周,所述火工槍夾持頭與所述升降套筒的頂部連接,所述升降套筒的內側設置有第二升降螺紋段,將所述第二升降螺紋段與所述第一升降螺紋段配合旋接,可帶動所述火工槍夾持頭相對于所述安裝桿上升或下降。
作為所述的電動背燒車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升降套筒的外周部包括包裹有防滑軟膠層。
作為所述的電動背燒車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升降套筒的頂部凸出設置有安裝板,所述火工槍夾持頭包括火工槍夾持架以及與所述升降套筒連接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連接板間隔分布,且所述安裝板設置在兩個所述連接板之間,所述安裝板具有第一連接孔,所述連接板具有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孔中穿設有調節螺栓,所述連接板可繞所述調節螺栓轉動,所述調節螺栓的一端具有緊固部,另一端擰緊有調節螺母,所述緊固部和所述調節螺母分別與兩個連接板一側選擇性緊貼。
作為所述的電動背燒車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火工槍夾持架凹設有用于容納所述火工槍的放置槽。
作為所述的電動背燒車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放置槽的槽壁開設有鎖緊螺紋孔,所述鎖緊螺紋孔連通所述放置槽的內部和外部,所述鎖緊螺紋孔中擰緊有夾持螺栓,所述夾持螺栓的一端與所述放置槽內部的所述火工槍選擇性抵緊。
作為所述的電動背燒車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火工槍夾持機構設置有至少兩組,至少兩組所述火工槍夾持機構間隔分布,所述安裝桿的數量與和所述火工槍夾持機構數量相同,且所述安裝桿與所述火工槍夾持機構一一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船國際有限公司,未經廣船國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72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