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胸外按壓輔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6447.X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4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胡偉;于戴圣;張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1/00 | 分類號: | A61H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 地址: | 201199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按壓 輔助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胸外按壓輔助裝置,包括胸外按壓輔助墊、限位輔助支撐結構和適應性底座支撐結構,胸外按壓輔助墊兩側分別可拆卸式連接一套限位輔助支撐結構,限位輔助支撐結構上設有可上下移動的輔助板,胸外按壓輔助墊兩側分別與輔助板連接,限位輔助支撐結構上設有用于限制輔助板上下移動范圍的限位組件以及用于檢測輔助板上下移動頻次的檢測組件,限位輔助支撐結構可拆卸式安裝在適應性底座支撐結構上,適應性底座支撐結構用于調節限位輔助支撐結構的安裝高度;該裝置還包括用于智能交互的交互組件,檢測組件連接至交互組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裝置能夠快速部署,且能提供按壓頻率和按壓深度的輔助支持,提高胸外按壓的有效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胸外按壓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據統計,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至少1.35億,我國每年由于心臟驟停的死亡人數為180萬,占總體死亡率的6%。而心臟驟停患者如果在6分鐘以內可以得到有效的救助,可以避免腦細胞的不可逆病變,在1分鐘內得到救助成功率高達90%。盡管如此,由于我國偏低的心肺復蘇術(CPR)掌握率,緊急情況發生時,未接受專業培訓的救助者難以滿足CPR有效的頻率與深度的要求,進而導致我國醫院外心搏驟停搶救成功率遠遠低于1%。因此,若采用專業輔助設備提高非專業施救者的心肺復蘇質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院外搶救成功率。
專利CN201342068公開了一種便攜式胸外按壓輔助檢測墊,該裝置僅裝備有壓力檢測傳感器,無法對按壓深度提供直觀判斷,同時裝置依賴無線傳輸與PC配合進行按壓指導,通訊不穩定,部署時間長,無法做到快速反應。
專利CN206651984U公開了了一種心肺復蘇輔助按壓墊,該裝置通過對加速度/壓力傳感器數據信號進行解算,獲得胸外按壓深度,但是該算法無法有效抑制積分基線漂移問題。在長時間高頻率按壓之后,解算深度會積累較大誤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胸外按壓輔助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胸外按壓輔助裝置,包括胸外按壓輔助墊、限位輔助支撐結構和適應性底座支撐結構,所述的胸外按壓輔助墊兩側分別可拆卸式連接一套所述的限位輔助支撐結構,所述的限位輔助支撐結構上設有可上下移動的輔助板,所述的胸外按壓輔助墊兩側分別與所述的輔助板連接,所述的限位輔助支撐結構上設有用于限制輔助板上下移動范圍的限位組件以及用于檢測輔助板上下移動頻次的檢測組件,所述的限位輔助支撐結構可拆卸式安裝在適應性底座支撐結構上,所述的適應性底座支撐結構用于調節限位輔助支撐結構的安裝高度;
該裝置還包括用于智能交互的交互組件,所述的檢測組件連接至所述的交互組件。
優選地,所述的胸外按壓輔助墊和輔助板通過匹配的滑軌對接安裝。
優選地,所述的胸外按壓輔助墊上設有用于指示按壓位置的按壓指示圖案。
優選地,所述的限位輔助支撐結構包括滑桿,所述的輔助板滑動式安裝在滑桿上,所述的限位組件安裝在滑桿上下兩端,所述的檢測組件設置在限位組件上。
優選地,所述的限位輔助支撐結構還包括彈簧,所述的彈簧套在滑桿上,彈簧底部與所述的滑桿固定連接,彈簧頂部與所述的輔助板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限位組件包括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的上限位板和上下位板分別設置在所述的滑桿兩端,所述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上分別設有用于觸碰并限制輔助板上下移動范圍的上限位觸點和下限位觸點。
優選地,所述的檢測組件包括設置在限位組件上的觸碰傳感器,當輔助板運動至滑桿的上、下最大行程位置處時,所述的輔助板與所述的觸碰傳感器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未經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64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