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石油開采用納米高效降粘乳液的生產設備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53341.4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72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孫金龍;馮新永;張榮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營辰瑛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9/04 | 分類號: | B01F9/04;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091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小清***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油 開采 納米 高效 乳液 生產 設備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油開采用納米高效降粘乳液的生產設備及使用方法,生產設備包括底板以及在底板上方升降式連接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上方對稱轉動連接有混料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中間盒,所述中間盒與混料桶連通,所述中間盒的出口連通有軟質伸縮管,所述軟質伸縮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上固定連接有硬質出料管,所述硬質出料管與軟質伸縮管連通;所述底板的上方轉動連接有轉動塊,所述轉動塊上翻轉連接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上鎖緊有裝料盒,所述裝料盒上設置有透明板,所述裝料盒上開設有進料孔,所述進料孔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彈性橡膠環,本發明便于實現納米乳液的充分攪拌,提高了納米高效降粘乳液的配制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乳液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石油開采用納米高效降粘乳液的生產設備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開采的深入,對于化學驅油以及化學增產措施的實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研究。表面活性劑作為原油提高采收率最常用的開發手段被廣泛的應用。在油田開發領域,由于分子結構體系中的親水基和親脂劑兩種基團,使得在降低體系表面張力提高原油采收率上起了決定性作用。表面活性劑的活化性能能夠大幅度降低地層中油水兩相的界面張力,提高驅替過程中的波及效率和洗油效率。界面張力的降低會使得殘余油在孔隙中更易聚集集結成流體,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殘余油在孔隙中的流動性,消除或降低了地層阻力對流體的影響和孔隙對殘余油的吸附力。從而達到油水運移的目的。由于表活劑的乳化作用,還能使得稠油的粘度大幅度降低,從而可以用用到稠油冷采中。
隨著地質條件的深度和復雜程度的提高,高溫高鹽以及原油的粘稠度都對表面活性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有就是地層的水鎖現象,近井地帶的吸附現象,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表面活性劑的實施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研發人員進行了專注的研究。納米高效降粘乳液因其具有納米尺度,能夠進入地層深部和細微裂縫發揮功效。同時納米高效降粘乳液自身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及抗吸附性等特點,在原油開采與增產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如在《能源化工》2016年6月37卷3期的論文上描述了一種平均粒徑為24.7nm納米乳液,可以與原油達到10-3mN/m 數量級的超低界面張力。專利CN 110964494A公開了一種納米乳液,可以與目前的聚合物配伍用于油田的復合二元驅中。現有的納米高效降粘乳液均是復配得到,但是現有的混合設備攪拌效果不好,需要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油開采用納米高效降粘乳液的生產設備及使用方法,以解決現有的納米高效降粘乳液的生產設備攪拌效果不好的問題,而且不便于進行二次攪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石油開采用納米高效降粘乳液的生產設備,包括底板以及在底板上方升降式連接的活動板;
所述活動板的上方對稱轉動連接有混料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中間盒,所述中間盒與混料桶連通,所述中間盒的出口連通有軟質伸縮管,所述軟質伸縮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上固定連接有硬質出料管,所述硬質出料管與軟質伸縮管連通;
所述底板的上方轉動連接有轉動塊,所述轉動塊上翻轉連接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上鎖緊有裝料盒,所述裝料盒上設置有透明板,所述裝料盒上開設有進料孔,所述進料孔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彈性橡膠環,所述彈性橡膠環與硬質出料管相配合。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側板,所述側板上滑動連接有滑板,所述側板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驅動電機,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的驅動軸固定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與滑板螺紋連接,所述滑板的一端彈性連接有U形卡板,所述活動板的端部位于U形卡板內,當需要調整活動板在豎直方向的位置時,第一驅動電機工作實現螺紋桿轉動,由于螺紋桿與滑板螺紋連接,因此在螺紋桿轉動的過程中實現滑板的移動,在滑板移動的過程中調整了活動板的位置;
所述側板上開設有用于滑板滑動連接的滑槽,通過滑槽的設置便于實現滑板相對側板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營辰瑛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東營辰瑛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334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