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考慮多次轉供對可靠性影響的配電系統供電能力評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3139.1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34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葛少云;武躍峰;劉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F30/20;H02J3/00;G06F111/04;G06F119/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考慮 多次 可靠性 影響 配電 系統 供電 能力 評估 方法 | ||
1.一種考慮多次轉供對可靠性影響的配電系統供電能力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建立中壓配電系統供電能力評估模型,是以中壓配電系統最大供電能力為目標函數,以可靠性約束、主變與所出饋線的匹配約束、主變和饋線負載率約束以及主變和饋線聯絡容量約束為約束條件,建立中壓配電系統供電能力評估模型;
2)對中壓配電系統進行可靠性評估,包括:
(2.1)基于序貫蒙特卡洛模擬的狀態選擇和抽樣;
(2.2)對多次轉供的故障模式影響進行分析;
(2.3)對故障模式中需要轉供負荷進行削減、分配和轉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考慮多次轉供對可靠性影響的配電系統供電能力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以中壓配電系統最大供電能力為目標函數,是設系統中一共有n個主變,各臺主變的編號i為1,2…,n,其中與第i臺主變相連的饋線數目為mi,則與第i臺主變相連的各條饋線編號q為1,2…,mi,模型的目標函數如下:
式中,PSC為有源配電網最大供電能力;Liqmax為與第i臺主變相連的第q條饋線在全網尖峰負荷時刻能接入的負荷值,即模型的優化對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考慮多次轉供對可靠性影響的配電系統供電能力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約束條件中:
(1.1)可靠性約束
選取系統可靠性期望值ASAI作為指標,表示如下:
式中,T為在規定時間內的需電小時數;Uj為負荷點j的年停運時間;Nj為負荷點j的用戶數;p為系統總負荷點數,Es表示可靠性目標;
(1.2)主變與所出饋線的匹配約束
該約束表示的是配電網中主變及其所出饋線之間的負荷關系,具體如下:
式中,Li為第i臺主變的實時負荷,Liq為與第i臺主變相連的第q條饋線的實時負荷;
(1.3)主變負載率和饋線負載率約束
該約束條件表示系統主變、饋線不能過載運行,具體表現形式為:
0≤Liq/Ciq≤1 (4)
0≤Li/Ci≤1 (5)
式中,Ci與Ciq分別表示第i臺主變以及與第i臺主變相連的第q條饋線的額定容量;
(1.4)主變聯絡容量和饋線聯絡容量約束
該約束條件表示系統中聯絡主變和饋線之間的轉供負荷不得超過主變和饋線的聯絡容量,具體表現形式為:
式中,Mij與Mijmax分別表示第i臺主變與第j臺主變之間的轉供負荷以及第i臺主變與第j臺主變之間的聯絡容量,若第i臺主變與第j臺主變之間無聯絡,則Mijmax為0;Npq與Npqmax分別表示第p條饋線與第q條饋線之間的轉供負荷以及第p條饋線與第q條饋線之間的聯絡容量,若第p條饋線與第q條饋線之間無聯絡,則Npqmax為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考慮多次轉供對可靠性影響的配電系統供電能力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2.1)所述的基于序貫蒙特卡洛模擬的狀態選擇和抽樣,包括:采用序貫蒙特卡洛模擬法計算可靠性指標:主變、饋線與開關元件采用兩狀態馬爾科夫模型,其中故障轉移率為λ,修復轉移率為μ,元件的無故障工作時間TTTF與故障修復時間TTTR均服從指數分布,TTTF和TTTR狀態的序貫抽樣采用狀態持續時間抽樣法,采用狀態持續時間抽樣法序貫抽樣非電源元件的狀態,并結合指數分布計算TTTF和TTTR故障時刻與故障持續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313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持續抗菌能力的水凝膠
- 下一篇:一種可分類處理物料的拋丸機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