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將蘇打鹽堿地廢棄魚塘改造成香蒲濕地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3019.1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70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宋鐵軍;佟守正;安雨;崔庚;劉言;張洺也;齊清;朱光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文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強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春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蘇打 鹽堿地 廢棄 魚塘 造成 香蒲 濕地 方法 | ||
1.一種將蘇打鹽堿地廢棄魚塘改造成香蒲濕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蘇打鹽堿地廢棄魚塘改造成香蒲濕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一、廢棄魚塘脫鹽與微地貌修飾:抽干擬改造成香蒲濕地的廢棄魚塘,清除雜草,再向廢棄魚塘注入淡水,并同時用翻耕機翻土,使得土壤含鹽量低于0.47%后排干魚塘內的水分;然后用旋耕機進行耙田;
二、香蒲根莖采集與處理:選取粗壯、繁殖能力強的香蒲,將香蒲地下根莖挖出,去掉頂端葉片,再將香蒲的根部浸入在水中;
三、香蒲根莖移栽:在步驟一修飾后的魚塘內注入淡水,水深為1~5cm,然后移栽步驟二的香蒲根莖,使得魚塘內的水深保持在1~5cm之間20~40天;
四、生長期生態補水:在香蒲生長中期,人為控制水深0.5~0.7m,即完成了蘇打鹽堿地廢棄魚塘的改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將蘇打鹽堿地廢棄魚塘改造成香蒲濕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旋耕機耙田入土深度為15~2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將蘇打鹽堿地廢棄魚塘改造成香蒲濕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移栽香蒲根莖的行距和株距為10~20cm,入土深度為5~8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301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開啟光伏板的路燈
- 下一篇:一種光學魔術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