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豎向結構中采用鋼管混凝土優化結構及鋼管支撐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2919.4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61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賢昊;張貴廷;鐘錄平;龔云飛;彭東林;蔡魁;臧言禮;陳輝;周霞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寶冶集團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3/32 | 分類號: | E04C3/32;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蔣昱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豎向 結構 采用 鋼管 混凝土 優化結構 支撐 安裝 方法 | ||
1.豎向結構中采用鋼管混凝土優化結構,包括混凝土墊層(1)、地錨螺栓(2)、鋼管柱下部支撐端板(3)、側向支撐加勁板(4)、六角螺母(5)、下部支撐鋼管柱(6)、中部支撐鋼管柱(7)、預埋吊環(8)、耳板(9)、上部支撐鋼管柱(10)、鋼管柱上部支撐端板(11)和中部加固鋼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錨螺栓(2)預埋在混凝土墊層(1)內并至地面,所述鋼管柱下部支撐端板(3)在地面上,所述下部支撐鋼管柱(6)設置在鋼管柱下部支撐端板(3)上,所述下部支撐鋼管柱(6)上有中部支撐鋼管柱(7),所述中部支撐鋼管柱(7)上有上部支撐鋼管柱(10),所述中部支撐鋼管柱(7)穿過中層樓板,所述中部支撐鋼管柱(7)穿過中層樓板外側洞口有成井字設置的中部加固鋼管(12),所述中部支撐鋼管柱(7)與下部支撐鋼管柱(6)和上部支撐鋼管柱(10)之間通過端部的耳板(9)及配套螺桿和六角螺母(5),所述上部支撐鋼管柱(10)頂端有鋼管柱上部支撐端板(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向結構中采用鋼管混凝土優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撐鋼管柱(6)與混凝土墊層(1)相接觸部分外側以及上部支撐鋼管柱(10)與鋼管柱上部支撐端板(11)相接觸部分外側等角度設置有4個側向支撐加勁板(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向結構中采用鋼管混凝土優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層樓板上有預埋吊環(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豎向結構中采用鋼管混凝土優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吊環(8)選用HPB300冷彎不帶肋鋼筋。
5.豎向結構中采用鋼管混凝土優化結構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通過軟件建模與分析,確定鋼管柱支撐點的位置和數量,在地下室基礎澆筑前預先在制定點澆筑鋼管支撐結構混凝土墊層(1),且埋置地錨螺栓(2),待地下一層樓面澆筑時在相應位置預先留置洞口且埋置預埋吊環(8);
2)安裝下部支撐結構,利用之前預留的地錨螺栓(2)與鋼管柱下部支撐端板(3)通過六角螺母(5)調整擰緊固定后,向下部支撐鋼管柱(6)內澆筑約50cm高混凝土;
3)吊裝中部支撐鋼管柱(7),在預留洞口處采用鋼絲繩,連接中部支撐鋼管柱耳板(9)、預先埋置吊環(8)以及手拉葫蘆將中部支撐鋼管柱吊置預定位置,對準坡口上十字定位線,初步校正后采用大六角螺栓螺母與結構耳板(9)初步固定方位;
4)利用中部支撐鋼管柱(7)下口預制坡口,對中下鋼管柱進行焊接;
5)利用起重機械吊裝上部支撐鋼管(10),使其鋼管柱上部支撐端板(11)緊緊撐梁下側,校正后采用大六角螺栓、連接板初步固定
6)沿著上部支撐鋼管柱下口預制坡口,對上、中鋼管柱進行焊接固定;
7)焊接完成后對焊接部位進行余熱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豎向結構中采用鋼管混凝土優化結構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軟件建模包括bim建模軟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寶冶集團南京建筑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寶冶集團南京建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291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