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芯片清潔除塵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2322.X | 申請日: | 2020-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7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雨馨;朱偉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視晶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1/00 | 分類號: | B08B1/00;B08B1/02;B08B5/04;B08B15/02;B08B13/00;B65G15/12 |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誠專利事務所 36117 | 代理人: | 閔蓉;詹彩霞 |
| 地址: | 3441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芯片 清潔 除塵 裝置 | ||
一種芯片清潔除塵裝置,屬芯片制造技術領域,包括驅動部、支撐部、清潔部、芯片和罩殼,支撐部安裝在驅動部中部,清潔部安裝在驅動部上且位于驅動部中間,芯片放置在驅動部上,罩殼安裝在驅動部側方,罩殼連接真空集塵裝置。驅動部包括主動輪、電機、后從動輪、前從動輪、寬距皮帶和窄距皮帶,主動輪連接電機,主動輪和后從動輪之間架設一組窄距皮帶,主動輪和前從動輪之間架設一組寬距皮帶。支撐部包括橫梁、連桿和耳片,連桿前端具有耳片,耳片上安裝清潔部。清潔部包括毛刷、刷盤、轉軸、旋轉接頭和聯管,毛刷安裝在刷盤上,轉盤上安裝轉軸,轉軸向上連接旋轉接頭,旋轉接頭連接聯管,聯管連接真空集塵裝置,轉軸安裝在耳片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集成電路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芯片清潔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芯片制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芯片清潔,往往在整個生產流程中需要多個清潔環節,而且往往芯片清潔有多個步驟,其中一個自然是吸塵,當前已經有較多的專用設備用于芯片清洗,還有一體化的芯片清洗設備,但是這些設備無一例外,成本高昂,操作復雜,對于清潔中的吸塵操作,大可研發一款成本低廉、操作簡便的芯片清潔除塵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芯片清潔除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芯片清潔除塵裝置,包括驅動部、支撐部、清潔部、芯片和罩殼,支撐部安裝在驅動部中部,清潔部安裝在驅動部上且位于驅動部中間,芯片放置在驅動部上,罩殼安裝在驅動部側方,罩殼連接真空集塵裝置。驅動部包括主動輪、電機、后從動輪、前從動輪、寬距皮帶和窄距皮帶,主動輪連接電機,主動輪前后兩側分別具有后從動輪和前從動輪,主動輪和后從動輪之間架設一組窄距皮帶,主動輪和前從動輪之間架設一組寬距皮帶,芯片從寬距皮帶上向窄距皮帶移動。支撐部包括橫梁、連桿和耳片,連桿前端具有耳片,耳片上安裝清潔部。支撐部分別安裝在寬距皮帶和窄距皮帶的上沿的上方和下方。清潔部包括毛刷、刷盤、轉軸、旋轉接頭和聯管,毛刷安裝在刷盤上,轉盤上安裝轉軸,轉軸向上連接旋轉接頭,旋轉接頭連接聯管,刷盤、轉軸和旋轉接頭中心具有貫通的通孔,通孔與聯管連通,聯管連接真空集塵裝置,轉軸安裝在耳片上,可以在耳片上旋轉。
進一步的,罩殼包括殼體和真空管,殼體安裝在驅動部側部,真空管連接真空集塵裝置,將芯片經清潔部清潔而掉落的粉塵進行收集。
進一步的,窄距皮帶和寬距皮帶互相緊鄰安裝。
進一步的,整個裝置根據需要安裝四個、六個或八個橫梁。
進一步的,橫梁上均勻安裝1-5個連桿。
進一步的,殼體外側具有1-5個真空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用于芯片的清潔除塵工作,其具有寬度不一的兩組皮帶帶動芯片移動,隨著芯片的移動,均布的位于芯片上下的毛刷對芯片進行清潔,毛刷上方和驅動部側方均具有連接集塵裝置的管道,使得粉塵可以很好的被收集,很好的完成芯片的清潔除塵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右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爆炸圖;
圖中:10.驅動部,11.主動輪,12.電機,13.后從動輪,14.前從動輪,15.寬距皮帶,16.窄距皮帶,20.支撐部,21.橫梁,22.連桿,23.耳片,30.清潔部,31.毛刷,32.刷盤,33.轉軸,34.旋轉接頭,35.聯管,40.芯片,50.罩殼,51.殼體,52.真空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視晶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江西視晶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23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