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調間距的交叉跨越線路監測測量校驗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50469.5 | 申請日: | 2020-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4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唐捷;俸波;黃志都;覃秀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B21/02 | 分類號: | G01B21/02;G01V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劉小哲 |
| 地址: | 530015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調 間距 交叉 跨越 線路 監測 測量 校驗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可調間距的交叉跨越線路監測測量校驗系統,包括系統主體,系統主體內設置有被檢測裝置,被檢測裝置一側設置有第一模擬導線,第一模擬導線一側設置有起吊裝置,起吊裝置一側設置有合成絕緣子,第一模擬導線一側設置有激光測距裝置,第一模擬導線另一側設置有第二模擬導線,第二模擬導線一側設置有第一支柱絕緣子,第一支柱絕緣子一側設置有第二支柱絕緣子;該可調間距的交叉跨越線路監測測量校驗系統通過設置起吊裝置、激光測距裝置、第一模擬導線、第二模擬導線、第一支柱絕緣子、第二支柱絕緣子,可以達到進一步驗證弧垂監測裝置的性能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電線路測量技術領域,具體為可調間距的交叉跨越線路監測測量校驗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輸電線路走廊與各類線路走廊之間相互交叉,造成電力線路與線路的交叉點不斷增多,使得各種事故和潛在風險在交叉跨越點顯得尤為突出。因此如何提升重要交叉跨越線路可靠性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設計、施工、運維、監測等各個環節系統的開展研究工作,形成規范的設計方法和要求、提出合理的檢測手段以及監測方法,對于保障電網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導地線弧垂監測就是一種對于交叉跨越點導線弧垂的監測方法。但是弧垂監測裝置是否準確,監測精度是否有保障就很難保證了,因此一種用于交叉跨越點導線弧垂監測的校驗系統呼之欲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可調間距的交叉跨越線路監測測量校驗系統,以達到進一步驗證弧垂監測裝置的性能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可調間距的交叉跨越線路監測測量校驗系統,包括系統主體,所述系統主體內設置有被檢測裝置,所述被檢測裝置一側設置有第一模擬導線,所述第一模擬導線一側設置有起吊裝置,所述起吊裝置一側設置有合成絕緣子,所述第一模擬導線一側設置有激光測距裝置,所述第一模擬導線另一側設置有第二模擬導線,所述第二模擬導線一側設置有第一支柱絕緣子,所述第一支柱絕緣子一側設置有第二支柱絕緣子。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被檢測裝置為弧垂監測裝置。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起吊裝置為電動葫蘆,所述起吊裝置通過合成絕緣子與第一模擬導線活動鏈接。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合成絕緣子的電壓等級為為220kV,所述合成絕緣子型號為FXB1-220/100,所述合成絕緣子為結構高度為2150mm。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激光測距裝置型號為:Horn-X2,所述激光測距裝置有效量程超過200米,角分辨率和小于0.1°。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模擬導線底端兩側設置有鋼管,所述第一支柱絕緣子與第二支柱絕緣子分別垂直固定連接于鋼管兩端的下方位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可調間距的交叉跨越線路監測測量校驗系統,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可調間距的交叉跨越線路監測測量校驗系統,通過設置起吊裝置為電動葫蘆,起吊裝置通過合成絕緣子與第一模擬導線活動鏈接,以滿足被校驗裝置在不同條件下的校驗條件,如第一模擬導線與第二模擬導線之間的距離分別取10m,13m,15m,17m,20m等5個間距,已驗證被校驗裝置在不同間距的測量精度,通過激光測距裝置6型號為:Horn-X2,激光測距裝置6有效量程超過200米,角分辨率和小于0.1°,能生成高密度的點云,保證在長距離下實現行人等小目標物的探測和識別,且在防水防塵,溫度適應,振動沖擊,電磁干擾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現,通過第二模擬導線底端兩側設置有鋼管,第一支柱絕緣子與第二支柱絕緣子分別垂直固定連接于鋼管兩端的下方位置,第一支柱絕緣子與第二支柱絕緣子使第二模擬導線與大地之間形成絕緣作用并支撐第二模擬導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系統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504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